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自身治理机制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也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治理效率和效益,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围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了相关内容,并就如何强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建议措施。
一、企业强化自身会计信息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基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类会计体系的重要支撑。其中,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管理者有效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支持。而管理会计的目标则是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企业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同时公司治理效率也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相关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核心地位和作用。
缺少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引导,企业的治理权在行使时就缺乏基础和保障。会计信息作为赢得社会公众信任,提高社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社会公众在获得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之后,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社会监督,同时也能够督促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运营,对于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本质上讲,公司治理就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监督。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社会监督的过程就是公司治理的过程,也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能否适应市场发展做大做强产业,最重要的核心环节和关键点在于能否保障广大社会公众和居民对企业的发展能力充分信任,企业能否对合同发生的事项进行有效的救助。企业要想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就必须提供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
在现代经济社会管理中,企业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企业的管理也符合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跟其他公司一样,企业作为集合体也包含了多个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之间都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需要基于会计信息进行委托管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也存在利益不一致的问题,这就使得其公司治理结构中也充满斗争和矛盾。要有效解决企业公司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斗争和矛盾,就需要积极引入管理机制,确保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够最大程度得以满足,这也是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最终目的。在这一管理和博弈过程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对称,减少管理者舞弊行为的发生,在具体的公司企业治理机制中,可以依靠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有效运用会计信息。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中,公司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以及所有权之间是相互分离的。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当公司的管理权和公司的所有权之间并不完全重合时,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往往会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这就需要强化公司所有者的会计信息支撑,依靠高质量会计信息为所有者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措施
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中,实施企业战略发展战略就是将提高企业财务质量作为管理目标,依靠强化财务管理质量建设,提高财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机制,通过进一步提高财务人才素质,明确财务管理建设方向,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长远化、系统化、专业化管理,实现企业一系列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机制。要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作为提高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是实施财务战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机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增加财务信息服务水平,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实现不同阶段的提升,通过培训对会计核算和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引导,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制定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计划,增强财务人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发挥财务文化的引领作用,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提供支持和动力。确保财务文化在规章制度、价值观、财务行为方面的引领作用,确保企业财务人员按照财务文化要求,提高自身素养,维护财务形象,切实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健全符合企业自身管理需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借助于专项奖励、月度绩效考核、推荐评优等措施,对优秀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激励。实现对所属部门绩效评价的整体分数考核,可以借助于外聘专家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考核,增强考核的权威性。要建立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求的财务人员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健全完善财务人员评估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财务人员有作为才有地位的管理理念。要借助于自我评估和评估活动,对财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财务组长要对财务成员进行质量评估。完善竞争机制,强化内部考核,坚持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根据绩效考核制度、岗位竞争机制,实现定量考核和定向考核的有机结合,为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人才培养机制。在企业财务人员管理过程中,重点实现层次和质量方向转变。切实提高财务人员层次和质量,要重视企业财务工作,进一步明确组织结构以及人员定编定岗等机构设置。确保企业财务队伍专业化向复合化发展,要掌握会计、财务、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人员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强调实效性。借助于会计培训中的分类、分层次指导,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积极鼓励财务人员参与管理课题研讨、管理创新活动,通过财务实践和财务理论研究,增强财务人员创新思维能力和提炼总结能力,推动财务实践和财务理论的结合以及双向提高。针对财务人员专业背景和入职时间的不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要注重培训范围,强化对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沟通、工作技能、工作方式、风险识别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依靠财务模拟文书训练、财务情况汇报、财务文化宣传的方式,增强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突破原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方式,为财务人员提高财务技能提供好的条件和机会。
(四)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建设作为长远性和系统性工作加以落实。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战略重点是考虑会计管理的长远性和系统性特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行业特点、信息质量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量,进一步培养财务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质量意识。在人员的配置上既要考虑专业素质,也要考虑综合方面的素质。而传统的财务人员配备则往往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财务专业素养,如对职业资格、学历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关注比较多。通过强化人才队伍,提升会计核算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完善企业财务质量管理中的人才战略。企业财务质量管理下的人才战略,健全完善财务人员管理机制作为人才战略实施的目标,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统筹人才,实现财务人员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发展模式。(作者单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