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发以后,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各项分析、核算、控制、决策等一系列管理行为都属于成本管理的内容,加强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节约劳动耗费。所以应该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科学合理的管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本文从成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的体制、管理方式的不足出发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存在多种弊端,目前随着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成本费用超支、制度不合理、管理决策不足等,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企业必须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成本管理经验,提高企业人员管理素质,促使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实现良性循环。本文提出了一些适当性的科学建议,比如:创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提高成本管理素养,增强成本管理的专业性等。
一、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导致决策失误。有一部分企业在新的时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本没有充分的考虑。有的管理者为了限制资金预算,自行担任财务成本管理人员。扩大生产量,忽视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为了谋求更大的商品利润,有些企业管理者采用降低成本的方法,只是将成本的隐性转移到消费用户身上,从长远经营来看,很容易导致库存积压的问题出现。
(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特殊性,但是管理者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对企业成本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意识,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经营管理系统。甚至管理者只是凭主观意识制定资金预算,而把重点都聚焦到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环节,导致了贪污腐败风气的助长,使企业资源浪费,很难达到企业预期的生产目标。
(三)管理方式简单不专业。有的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制定严格的项目支出审批制度,只是盲目的压缩办公设备的购入成本。相关的人员使用老式的成本报表,很容易造成数据出现错误,导致产品生产和生产原材料的数据不可控制。由于项目支出制度的不严谨,以至于各项费用严重超支。企业管理者决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预期。
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建议
(一)创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加强资金管理。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成本效益、系统成本管理理念。认真的分析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应用。以一种新的认识观,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效的联系起来。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奖惩制度,将员工的实际利益与企业的成本数据联系到一起。在各作业项间进行分配,充分体现费用分配的因果性。加深人们对成本正确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形成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二)提高成本管理素养。加强企业管理层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专业的成本管理知识培训,促进员工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理论实践。努力挖掘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寻找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策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促进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控制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比例,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增强成本管理的专业性,加强产品成本管理。提高销售额的经常性收益率,了解企业经常性收益的结构,把握发生的费用,成本数据的分类与合计,进行配比计算,建立并完善成本数据库。 创新成本管理制度,取保制定的制度要适合企业自己的发展。营造内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氛围,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引入策略性成本管理,创新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优化资源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体系。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外部环境转为内部成本管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成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对外竞争力。在新的时期我们应该发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员工成本管理素养,借助科学合理的对策合理设置企业的管理机构,创新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时监督和考核,增强企业组织的柔性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者单位为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供电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