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2017-12-29 00:00:00康宇敏
今日财富 2017年23期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其中一项有效的、科学的、重要的管理工作,并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变,一些企业中潜藏的财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更为明显。如:预算管理僵硬、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严重脱节、预算松弛现象严重等。为了尽快完善企业传统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实施全面预算,实现对企业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本文将站在战略高度,对于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有效的优化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从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并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以目标利润为基本导向,对利润目标的片面追求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正是这种短视的思维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之间严重脱节。这不仅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更有悖于企业的管理目标。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它以战略导向思想作为行动的标准,全面预算管理中涵盖了计划、控制、激励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整合,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一、现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之间存在巨大偏差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已经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深入实施的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预算管理经验。但是由于预算管理部门和战略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使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与企业的预算目标之间严重脱节。如:某企业的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当企业基于战略规划制定出预算目标,并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后,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管理人员在对战略目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但是,由于企业各职能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对战略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最终导致经过调整的总体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此下去,企业的发展轨迹将会离战略规划越来越远。

(二)缺乏完善的、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还比较单一,并没有完全结合本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进行预算编制。如:某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最常关注的对历史数据的依赖,并没有结合企业最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预算编制,这不仅对预算目标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更无法体现企业战略目标。另外,很多企业的预算调整过于死板、不够灵活,进行预算调整时缺乏政策性指导,也没有根据本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这种条件下制定出的预算严重违背了战略实时制定动态预算目标的初衷。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缺乏严格控制

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企业职能部门的主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掩盖。如:某企业设置了多个职能部门,有业务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有力监控,每个部门都出现了各自不同的问题。再如:有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执行监督,但是该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对每个部门进行实时追踪和动态监控。正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使得企业全面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被部门主管轻易掩盖,使得预算管理执行效果差。

(四)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考核机制

健全的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进行监督和激励,有效衡量每个员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以来预算考核机制非常不完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完善性、健全性。如:很多企业只关注提高盈利能力的指标,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潜力挖掘的指标并不关注,这种只重视短期效益的预算绩效考评并不利于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另外,很多企业都设立了预算考核激励机制,但是对预算考核结果的奖惩力度不够。

二、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一)确定科学的、完善的、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目标

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先制定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不仅肩负着经济使命,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壮大、社会的进步。因此,这就要求无关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是一定要将自己肩头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考虑在内,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目标。如:某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是充分将自己所处的地区经济、地方政策、当地行业的总体情等因素考虑在内;该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尽量避免了由于管理层短视现象的发生。其次,制定基于战略目标的预算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应该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如:某企业制定了五年战略规划、三年发展目标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该企业将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细化,通过业务、薪酬、资本、财务等四个不同的唯独制定企业的预算目标。

(二)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制体系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贴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预算编制方式。如:某企业近年来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就是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因此,在预算编制时就应该在新业务的基础上对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预算编制,并根据反馈进行实时调整。另外,企业还应该制定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预算编制标准。如:某企业就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

(三)优化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体系

企业内部应形成从上至下的预算执行意识,并实现对预算的刚性监控。如:对于严重超出预算指标的一定要及时探明原因。如:企业应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的专项管控。另外,企业还应构建预算反馈机制。

(四)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考评机制、激励机制

对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测的最好工具就是进行考评,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预算的执行质量和执行效果。如:企业可以制定以战略为导向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的基本原则时:考核的量化原则、全面性原则、结果与过程并重原则、激励与约束并行原则、层次性原则等;企业还可以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企业进行预算考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凝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保证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企业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资源内部整合和优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改善企业盈利质量、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引领作用。(作者单位为深圳市慈铭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