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家纷纷加大了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全球各国的积极响应。但是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借由低碳经济的热潮来构筑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为名,行发展本国产业,打压其他国家为实。对钢铁产品设置碳关税、碳标签等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例子。本文详尽的论述了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北钢铁出口的当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希望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为河北的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探寻一条发展可行之路。
一、近年来河北钢铁出口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钢铁产品出口无论是在出口量还是在出口额方面都大幅度增长,超越了传统的钢铁贸易大国,跃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各国对钢材需求减少,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也加剧了我国钢铁出口压力。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出口大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钢铁出口的主要省份。2009年,河北的钢铁产品无论是在出口量还是在出口额上面都下滑严重,钢铁产品出口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但是在2014-2016年期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回升,河北的钢铁产品出口又进入到了平稳增长的区间,至 2016 年底钢材净出口量达到 8350 万吨,较 2015年增长有28.88%,位于世界首位。在出口方面,美国一直是河北钢铁产品出口的第一目标国,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原因,自2008年起河北钢铁对北美地区的钢铁产品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河北钢铁产品在欧盟地区出口量却在不断上涨,到2012年,欧盟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河北钢材的首要出口地区,出口至欧盟的钢材量占据国内1/4,北美在位列欧盟地区后,占总量的 17.86%。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北钢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为当前一大发展热潮,依托于对能源框架、制度以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能量、社会经济成本、生态环保成本下降,进而打造为“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主流经济发展态势,尽可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加大环保力度,以获取更为优质、高量的经济产出,从而推进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健康、同步运作。英国是工业时代的先驱国,因考虑到本国资源不充足,重视到气候变暖、能源安全等隐患,开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借此来优化能源使用质量,实现由自产自销的能源发展向进口依存度的转变。预估发展至2020年英国所使用能源80%均源自进口。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革新传统观念、发展低碳经济界定为“世界环境日”主要思想,以期各国家均可以正确认知、关注低碳经济,并将其归到国家发展战略中。由此不难看出,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全球趋势,对世界生产形式等展开了较为全面的革新。各发达国家为顺应发展态势,开始陆续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来创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影响世界发展的一大要素,对人类安全、社会与经济健康运作带来了较大威胁,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紧,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生产方式也在推陈出新,低碳未来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低碳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逐渐成为21世纪发展热潮。各国家在这一趋势下陆续依托碳足迹、碳标签的设置,以维护本国高碳行业,实现贸易比例额。其中,钢铁为代表性较强的高碳产品;碳关税的开征会对我国钢铁出口产品的产生压力。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北钢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达国家苛刻的低碳标准成为河北钢铁贸易的障碍,国际社会不断加大了对气候变暖这一现象的重视力度。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落幕后(2009),着力推行低碳经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处理气候变暖问题逐渐发展为各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部分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不顾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强制发展中国家接受减排任务,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碳关税等贸易壁垒。美国在2014年11月13日针对我国碳钢合金线材实施低碳贸易标准,所征收税率达到110.25%。河北钢铁企业在终裁中被判定补贴率为178.46%。以英国为例,英国的钢铁工业是一个高度成熟和高度统一化的行业,是世界的钢铁中心。该国家减排目标定为二氧化碳发展至2020年降低20%,2050年降低60%,全方位实现低碳经济。英国对近七万类商品进行了碳标签标注,其目的在于规避未符合本国碳排放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钢铁企业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所生产出来的钢铁产品可以满足当前低碳经济下的钢铁要求,而河北钢铁目前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直接导致河北钢铁产品出口环境恶化。碳关税的征收对钢铁出口构成潜在压力,发达国家借由低碳经济的热潮来构筑贸易壁垒。
2.钢铁生产技术标准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河北为钢铁生产大省,但钢铁生产技术却不高。虽然历经长年的发展革新,并钢铁技术、创新等层面获取了相应成效。但河北钢铁业整体技术实力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钢铁企业所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均低于50%,切实达到国际前沿实力的产品并不多。以汽车用热镀锌、高强特厚板、中厚宽钢带等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为例,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与标准。国外钢总量中超出10%均为特殊钢产量,河北特钢只占5%,普遍为中低端特钢产品(如合金钢、优Q345C钢板)为主,占比80%。
3.钢铁出口结构不合理。河北钢铁产品生产出口一直以来是以粗钢为主,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要求高的一些产品微乎其微。
分析上表,河北钢材产品出口类型较多,但数量分布比例失衡。河北钢铁产业出口贸易结构失衡具体体现为两点:一方面,河北钢铁产品出口附加值不高,长期以初级、低端产品为核心。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好转,高端、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量不断加大(如冷轧钢材)。受河北钢铁产品品质普遍偏低影响,其出口均价尚未达到国际要求,此类低出、高进出口框架,不利于河北钢铁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河北钢铁目前对外贸易市场有待拓展,以欧美市场为主,导致河北钢铁出口容易受到欧美国家政策的影响。而随着欧美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逐渐重视,河北钢铁的出口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4.节能减排与低碳升级付出巨大的成本。低碳经济要求钢铁行业高速运作需立足于节能减排。由于钢铁产业属于能源、资源密集类行业,在生产环节会耗费高量水、煤炭与铁矿石。此外,钢铁污染度大,通常在所有工艺阶段均会排放高量固体废弃物、废气和废水。所以,钢铁业出口不止面对国际市场动态影响,同样会面临能源和环境保护、资源方面的制约。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推进,使得河北钢铁行业在能耗上有所控制,依照2016年价格为基础,河北钢铁生产总值在1980年标准煤为3.39吨,发展至2016年标准煤减1.21吨,尽管能源节约效果较优,节能率年均3.9%。尽管单位产品能耗不断减少,环境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事实上,它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目前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应对钢铁产品出口国家所设置的低碳贸易壁垒,众多的钢铁企业都走上了淘汰落后产能模式、发展革新技术工艺手段的升级之路。中国为了使钢铁企业加速技术革新的进程,在近些年出台了众多相关法律法规来对相关事宜予以约束,如我国在2015年通过修正和增项而重新发布的《环境保护法》就是代表之一。据调查了解,河北钢铁企业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碳排放标准,则必须加大工艺、研发投入力度,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30%左右。基于短期层面来讲,会严重削弱河北钢铁产品比较优势。目前,河北约有70%左右的钢铁生产企业无法达到《环境保护法》上所要求的低碳标准。为了达到标准要求,这些钢铁企业要付出巨额的经济代价。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北钢铁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环保低碳发展战略
高度重视低碳贸易壁垒,保证钢铁行业的高效出口。当前低碳贸易壁垒严峻,严重制约了河北钢铁行业的出口。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为借口进行贸易保护,削弱他国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自我保护。河北的钢铁生产企业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低碳产业链,使得钢铁产品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全部实现低碳化,明确低碳规划,丰富竞争优势,针对部分钢铁产能滞后,耗能高的设施设备,河北的钢铁企业要加以积极限制和淘汰,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实现生产出符合钢铁国际贸易规则下的产品,才会突破河北钢铁出口时的低碳贸易壁垒。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发展潮流,河北嘉禾制造集团就是一个例子。曾经“嘉禾制造”所生产的产品多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低碳贸易壁垒愈发严苛的大环境下,“嘉禾制造”旨在打破为了出口制约,谋求更好发展,进一步明确低碳规划,全面借鉴、吸收国际前沿生产设施与工艺,使得自身产品的碳排放标准达到国际出口市场碳排放标准要求,令“嘉禾制造”的出口量逐年递增,出口范围得到扩大,出口效益也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确立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河北钢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对策。
(二)健全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标准
当前河北的低碳经济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河北的钢铁企业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所提出来的低碳标准要求,这使得河北的钢铁产品在国际贸易出口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想要打破国外发达国家对河北钢铁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那就需要河北的钢铁企业在严格遵循国际贸易中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规则的基础上顺应低碳经济的潮流趋势,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低碳产业链,及时准确的把握好其他相关各国关于钢铁产品所指定的低碳经济规则和相关的低碳贸易壁垒政策。河北钢铁业发展要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建立具体目标,从而制造出能达到低碳化规范、贸易壁垒规范的钢材。
(三)改善产业结构,优化钢铁出口结构
河北钢铁企业需积极优化钢铁出口结构,强化产品附加值,调整当前钢铁低出、高进现状。在出口环节,需着重提升优质钢材(如彩涂板、镀锌板、冷轧薄板)与石油管材类出口比例。全面强化技术、资金投入,依托产学研高效结合,转化科技为优质生产力,致力于优化钢铁产品品质。
河北钢铁出口市场以欧美地区为主;在成立东盟自贸区后,逐步加大了在东盟地区的钢铁出口。考虑到贸易摩擦的存在,建议推动出口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如南美、非洲等),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提升河北钢铁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占有率,尽可能缓解贸易壁垒限制。
(四)加强低碳技术的创新研究,降低产品能耗
河北钢铁企业需严格遵循出口市场规范,来构建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战略规划,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对发达国家前沿技术的吸收创新,来优化河北钢铁生产工艺、设施,此为实现国际低碳贸易对垒的有效捷径。比如早在2014年河北钢铁集团就与蒂森克虏伯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钢铁产品生产所需的技术、设备、工艺等多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系统化的合作,蒂森克虏伯集团相应的获取到河北钢铁集团的一部分股份,该项目的合作使得河北钢铁集团所生产钢铁产品规格、质量等均会陆续满足国际前沿规范。项目还积极借鉴有前沿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用于热成型堵新产品、高端汽车用板的制造,年产能预计可达到45万吨,既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又加速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打造长期优势,提高了河北钢铁集团钢铁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现阶段河北的钢铁产品出口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努力,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是仍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及个人要共同努力,认识到低碳贸易壁垒,全方位完善钢铁业低碳生产规范,大力借鉴、吸收国外前沿低碳技术,及时更换、维护钢铁生产工艺与设施,明确低碳发展规划,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保证优化河北钢铁产品出口环境,降低风险指数,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