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是我国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当代经济管理中依然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概述出发,针对传统经管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展开重点论述。
经济管理思想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观念。将我国经济发展时期划分阶段,根据历史时间等要素可将其分为传统、当代经济管理思想,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管理思想相辅相成,传统思想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依然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就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态势而言,传统经管思想存着者可取之处,也存在糟粕,需要有选择的借鉴和改进,进而推动我国当代经济的更好发展。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概述
传统经管思想从广义上看,包含着多种概念,需结合各种社会思想和当代经济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其仅仅融合了经济与社会两大要素,将管理分为自然和社会资源的管理两个部分,对经管也缺少必要的细化分类。传统文化中存在一席文化性资源值得借鉴,但其作为典型的小农经济,秉持一种该中庸精神,注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平稳性【1】,且更加重视农业、企业、金融等方面的管理,而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行业类别繁多、发展方向和覆盖面较大,这种带有较强侧重的管理观念无法适用于经济的发展,过度关注部分行业势必会导致其他行业发展受阻。
二、传统经管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对供求活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分工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可单一性的对一种或几种行业强化,否则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典型的特征即为供求活动,需要对产品做出科学分配、合理流通和正常消费、经营,才能够起到影响社会生产管理的作用。当代经济发展中,对于产品流通始终秉承着“大致平均的输入、输出”原则【2】,以便为群众提供更加合理的服务。生产活动的管理需要结合发展目标、社会需要等要素进行综合筹划,国家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其目的也是为了推动经济更好的发展,并非简单的放任。只有合理使用宏观调控、自由发展的政策,推动供求关系的平稳性、合理性,才能够使得生产流通的顺畅性。
2、对货币金融的影响
经济管理需从该管理、需求和供给3个角度同时出发,将货币与金融统筹考虑,金融货币管理与供求是社会发展独立存在的要素,也是经济中相辅相成的重点方面。在传统货币管理思想中,价格要素往往是管理的焦点,需要借助官方力量加以确定,因此在古代时期农业、商业何者为第一位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后来通过了谷米价格进行定位才得以解决。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开始对货币进行管理,秦朝统一货币,而随着朝代兴衰更替,货币制度存在一定的变化,宋朝时期出现纸币,并最终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本金、借款、利息等的收取不断发展,贷款、分期付款等逐渐流行,也是受到古代经管思想的影响,银行贷款利息由政府控制,是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对政治经济管理的影响
宏观上的经济由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管理,需借助社会资源、人民的力量,要想实现更加快捷、有效的管理,就应当集中人民力量获取有效资源。国家政治、经济二者联系密切,相互促进,政府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口资源、财政资源、军事和外交等资源,通过政府的宏观治理,使得社会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古代对待政治经济的管理始终秉承着“量入为出”原则,强调税收是基于人民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民经济性收入的公平分配,实现资料更好的配置。因此当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借助古代传统观念和方法,实现和谐发展。
4、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其发展态势的重要要素,为发展战略的决策和部署提供了参考。企业管理强调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现代企业的经管活动是建立在传统经管思想的基础上的,其所强调的民主集中式管理、以人为本、注重德才等思想一直延续至今。现代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条件,通过不断概括、分析和总结,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结合传统思想和现代创新方法,为企业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
三、结束语
传统经济管理中既存在着积极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因素,将其应用当代经济管理中需要辩证对待,发扬正确的、有效的管理概念,从消极事例中吸取教训,实现管理方法的革新,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作者简介:魏增华(生于1963年),男(汉族),江苏徐州人,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