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西方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问题上的历史探索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迄今有两种理念和实践:一种是市场万能和市场至上论,结果导致市场失灵;另一个是政府至上和政府全能主义,结果导致政府失灵。这两方面经验使各国政府都努力寻求政府职能的恰当定位,既避免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也避免政府垄断和政府失灵。一般而论,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
人们对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曾经广泛地发挥作用,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出现种种市场本身无法克服“市场失灵”的难题。面对出现的难题,西方经济学各派纷纷出招,货币主义、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供给学派等主张货币中性、市场出清,他们认为政府的干预会带来社会总效率的损失,市场可以自发调节至最佳状态。因而,他们仍然主张应当放任市场自由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阶段进入国家垄断阶段。此时,西方经济学家们仍宣扬自由市场思想,吹捧国家不干预经济的学说,但实际情况已经并非如此。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西方世界和美国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留下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危机期间,消费紧缩,生产过剩,商品积压;人们生活日渐贫困,少食缺衣。
面对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实施了“新政”。这是美国以政府的力量对市场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的实验性措施,故称为“新政”,是西方经济由放任自由向政府干预转变的一个界碑。
现代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一切经济活动都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完全的市场调节本身也存在市场失灵得缺陷,因此,现代的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的竞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二、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
我国建国后很长的时期内一直照搬照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导致了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市场经济,开放了市场,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实际是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趋加大的过程。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提法意味着改革向着市场化目标又迈出重要而关键的一步,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三、蒙城县在探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
市场经济根植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之中,地方政府双重职能的强化,同时由此产生一些矛盾,矛盾中有正负作用。今后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减少地方政府的负面作用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该发挥的作用,充分发挥正面作用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该发挥的作用。
1.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层级化
蒙城县人民政府围绕建立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建立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制度,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近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层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构建政府职能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清理对象主要包括县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具有行政主题资格并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积极开拓市场
发展市场经济,要有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这个是成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目前蒙城县商品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只是简单的初级产品的交换,缺乏专业市场和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更没有形成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蒙城县人民政府在健全市场体系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只有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劳动力、人才等进入市场自由流动才能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7个,创建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9个,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22个,新增规模养殖场(户)2596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2%,连续六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生猪良种补贴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8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被授予“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
3.强化市场服务
基层工作的主题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前需要准确的市场信息,产中需要技术指导,产后需要组织推销。对于这些问题农民个人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宏观指导,变过去的强令行为农民自愿选择。首先是信息、科技指导。蒙城县在各乡镇成立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作为中介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及时捕捉信息,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认真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加强对市场的信息的预测,做好对市场信息的传递和咨询,使之更好的为基层农业服务。乡镇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还定期为进行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服务,加速推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作者单位为中共蒙城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