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经济的走势与我国发展的契合点

2017-12-29 00:00:00孟祥越
今日财富 2017年24期

自2015年之后,日本国内整体经济形式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内需并没有得以增长,可谓是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在此背景下,日本首相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时在TPP协议达成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呈现出了一定的回暖信号。最为主要是的增税计划的实施,促使日本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纵观我国规划发展方向,日本与我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在科技创新等方面依旧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一、日本经济形势特点概述

1经济形势呈现弱势

就日本有关部门经济估算结果显示,2015年日本经济每一季度的增长的速度分别为4.6%、-1.4%、1.4%以及-1.1%。并且在年终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走势。纵观日本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谓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内需缩减

起初,日本内需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内需依旧处于缩减状态,全年处于震荡走势。根据有效数据显示日本全年私人总消费下降0.1%,也就是拖累经济0.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政府全年支出相对稳定,全面增长0.4%,促使经济增长上升0.1个百分点。两者一经综合,便可以发现日本国内需求对经济的作用为0。在外需方面,日本全年出口增长速度为2.7%,进口增长速度为0.2%,两者加以综合可以得出净出口促使经济增长了0.4%。

3工业生产总体低迷

根据有效数据显示,日本工业生产全年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4月份的整体经济形势,可谓是日本经济的低谷时期。日本呈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新出口订单减少,相比其他时期的订单,下滑速度可谓是过去三年的几何倍,在此情况下,日本工业生产总体自然处于低迷状态。

4货物贸易逆差缩小,外汇储备增加

日本全年内需虽然处于重复震荡状态,但是出口方面表现出回暖迹象。根据日本海关有效数据显示,日本全年货物出口贸易相比去年明显增长,具体数据为3.4%,并且实现了连续四年的出口贸易的增长;进口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具体数据为8.7%,此次进口下降数据可谓是2009年之后的首次下降。两者加以综合,日本贸易逆差缩减至2.79亿日元,这样一来,日本进出口贸易情况得以有效改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内需不足问题。除此之外,日本外汇储备增加到1.192947万亿美元。

二、日本经济未来走势展望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并且国内需求并不十分大,造成国内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内经济整年增长幅度为0.5%。为了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定程度增强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增税计划的实施,日本国内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经济在处于一年低迷状态的情况下,国际主要机构与日本国内权威部门均认为在此之后,日本的经济极有可能迅速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财政支持、国际油价下降、宽松金融货币环境以及国民全年收入提高等。在诸多有利条件下,相关机构或者部门均对日本增长增长速度加以预测,具体为IME预测日本经济将以1%的速度增长;OECD预测日本经济将以1.4%的速度增长;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过程中预测日本经济将以1.7%的增长速度增长。

三、日本经济发展方向与我国发展的契合点

日本政府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为注重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外资的引入。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不断开发亚洲新兴市场,以此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纵观日本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日本发展战略与我国规划方向存在一定的竞争,并且竞争力度不断增强,但是在某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诸如科技创新、区域合作等。

首先,日本注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注重教育的发展,并且建立了新式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鼓励众多金融工具的发展。这与我国十三五时期坚持创新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有助于我国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同时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其次日本注重外资的引入,以此增强国内经济活力,具体措施为减少企业税收以及增加企业补贴等,通过上述措施吸引外资。这与我国十三五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方向保持一致,有助于我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从而有助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提升。最后日本注重亚洲市场的拓展,发展合作共赢关系。参照日本政府颁布的有关文件,便可以了解到日本将推动TPP的实施,加强与周边贸易伙伴的合作。这与我国十三五时期加快自由贸易方向保持一致,有助于我国与日本等诸多周边国家的经济谈判,以此消除TPP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便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能够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一个更加自由便利的营运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为了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缓慢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纵观日本的发展战略与我国十三五规划方向存在诸多一致点。为此,我国有必要充分吸取日本改革经验,避免我国经济进入低迷状态,以此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者单位为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