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对于国内的预算管理体制也在进行改革和创新。即使如此,面对我国现阶段这个新兴经济的社会,运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来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创造出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但是,经过我国长时间的研究和改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历程。因此,本文就需要针对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和现阶段的权责发生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给出了合理的意见,仅供参考。
我国社会经济长时间发展以来,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在引用收付实现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运用收付实现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应该广泛的推广权责发生制在我国各大事业单位进行运用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应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的问题
(一)收付实现制的核算理念
收付实现制也可以被称之为现金制或者是实收实付制,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就是现金收到和支出的流动。但是,要依据资金实际收付的定位标准,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新型经济社会,所以,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发展的需求。在核算中运用收付实现制的过程中,有关单位拖欠的债务就会造成混淆,并且不容易被发现,虚拟增长了政府可以流动的资源。另外,相关的债务也会被掩盖,弄不清楚事实,从而国家对自身的风险预算有失误,导致国家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第一,站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角度来说,在购买非货币性质资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到位,而相关合同没有到位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很大的问题。第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没有办法将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对于一些无形资产也不能进行平均摊销,这样就会导致市场的价值不能真正的反应出来,从而就会导致数据核算和实际核算出现问题。第三,在运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事业单位,因为固定资产不能进行预算和折旧,就导致在预算中不能有明显的数据,最终不能有一套完整的结算数据。除此之外,收付实现制是一种运用现金支付的过程,在这段时间之内,支付的资金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应,这样就会导致最后核算标准的准确性不达标,和实际的运作情况有出入,这不仅会在预算过程中给资金的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造成阻碍。
二、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一)权责发生制在收入上的措施
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家和有关政府机构,例如,像医院和学校的治疗费用和书本费用,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资金来源。但是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经常会将收入的规划结合到预算中去,并且在提高劳务时间的同时,将应该收取的款项作为上缴的财政资金。但是这些收入没有经过领导批准使用的时候,不能作为单位的收入资金。
(二)权责发生制在支出上的措施
依据现阶段的会计准则来说,在借贷的过程中,要保证其中的平衡。而依据权责发生制的理念来说,支出是需要在收益时间的时候支出,并且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实施分摊记账方法。另外,在实际业务发生的时候,需要在资金没有支付或者已经支付结束后,然后以实际的时间进行列表支出。
(三)权责发生制在投资上的措施
在事业单位的投资过程中,主要包括股权性质投资和债券性质的投资两大部分,还要根据权责发生制的有关规定,在投资之前进行详细的预算,从而一次性的确定收益,对于股权性质的投资来说,需要依据有关成本和财务管理制度,将投资的收益和损失进行预算。除此之外,债券性质的投资大部分都是购买债券,需要依据对利息的预算来确认投资的利益。
(四)权责发生制在固定资产上的措施
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易耗品的核算阶段。另外还需要依据权责发生制的有关规定和条例,在对固定资产易耗品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做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折旧,这样就可以依据易耗品实际使用的时间和工作量以及使用的时间进行分期结算,最后将固定资产易耗品的成本进行分摊,从而实现全面化和真实化,真正的反映出单位固定资产的消耗和价值。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我国社会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保证可以从传统的实现收付制到现阶段的权责发生制度,这个过程不仅见证了改革开发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会计行业发展艰辛历程。所以,自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运用权责发生制度后,就从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仅对流动资金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还降低了国家在资金投放方面的损失。(作者单位为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