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7-12-29 00:00:00周立群
今日财富 2017年25期

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而且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了学生创业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会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拓展。随着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会计专业在创新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是将学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学校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程度不高,为学生安排的实操课程较少。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没办法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不能保证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

(二)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创新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学院虽然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但是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课程体系中,大学生创业大赛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并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计划付诸实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三、加强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创新会计仿真实训、创业情景模拟、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结合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创业的各种技能,培养经营管理等综合性能力。加强学生课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在校内,积极建立沙盘模拟实训室、创新创业交流园地等。在校外,积极寻求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2.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开设一些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管理类课程,以解决目前重知识轻方法的问题。增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展学生知识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每学期定期举行多次优秀毕业生讲坛,通过他们的成功案例给在校学生以积极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同时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以此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二)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开发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网络平台,项目主要包括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库、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职业规划中心等。栏目设计应体现创新创业与会计专业融合的特色,内容信息量大,网页设计美观,具备教学功能、资源功能和管理功能。为教师创新性施教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创建平台。该网络平台的开发有利于推进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宣传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协调沟通、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才华和活力,这些因素在创新创业方面有较大的专业优势。在创业活动中,会计专业学生更能发挥专业特长,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的财务、会计、纳税、经营、管理等知识,使创新创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动会计专业教育

1.以实践为导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突出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中,以创新创业思想为指导,抓住主干课程专项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利用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全过程渐进实践,尤其是利用全真职业环境和毕业顶岗实习的契机,对学生灌输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会计专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可行的创新创业项目,并为每个项目提供具体的创新创业策划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2.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安排学生实习,深入岗位,感受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室和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真正开始创业的起步,围绕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技能大赛”,“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等形式。尤其是聘请已经创业成功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专场讲座,介绍成功经验,并进行创业交流。搭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的深层次融合。

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就业形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