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范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各种风险,创建企业价值体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出发,简要阐述内部控制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构建价值创造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损失,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与措施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完善的一种相互制约的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分工控制、业务记录控制、财产安全控制制度、书面文件控制和人员素质控制等内容。内部控制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重点是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侧重于财物管理、严格制度管理,强调审核稽查等方面的控制,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确保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完成。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防范联系紧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企业风险防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防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作用是控制风险,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的手段。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企业价值是一项具体指标,不仅包括企业创造的货币价值体现,更是企业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包括企业整体价值和企业具体价值活动两个方面,构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对于构建企业价值创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企业价值创造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构建价值创造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企业要面临各种形式经营风险,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和有效实施措施可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降低和防范风险损失,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把“价值”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学习新的企业内控制体系理论和先进经验,抓住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职责分离、授权与审批等方面的控制,实施绩效考核,动员和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支持参与,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建立企业价值创造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仅需要体系设计合理性的保证,还需要对执行过程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切实落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内部监督制度,保证企业内审制度的独立性,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使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各尽其能,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开展企业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保证企业内部监督控制的有效执行。
(三)培养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最终要靠人来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企业要通过全业务领域培训改进和提高管理人员执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员工提升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制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以人为本,通过积极创新、科学激励考核,提升企业员工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员工成长和企业价值的共同发展。
(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企业要完善信息系统建设,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和硬件设施,明确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借助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等技术保证企业信息高效传递、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风险,收集、整理、加工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数据,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反馈,分析寻找风险管理工具与风险分散工具,提高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证内部控制高质量、高效率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创造导向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的结合,企业要重视加强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建立企业价值创造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培养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降低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安通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