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英语中,英语为重要的一种外语教育课程。当前,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就需要以公共关怀作为教学导向,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育人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高职英语就是指高职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行业英语。用人单位靠英语的等级高低来评判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这使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应付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本文就关于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展开论述。
一、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中、高职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导致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即便付出再大的努力,依旧觉得无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而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久而久之出现厌学情绪,且“专升本”的过级率较低。
(二)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同构性与异质性,导致英语教育整体态势不佳。从学校整体角度来看,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为学生提供成长服务,对于英语这类公共基础课存在认知偏差,定位不准确,从而盲目的对教学内容予以删减及压缩,不仅导致教育目标模糊不清,也使得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正是由于观念的陈旧性,导致英语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给高职人才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得学生缺乏终生学习的意思。
二、基于职业导向下英语教学对策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需要以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其中,建构主义主要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需要由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选择性加工,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在教学者的帮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种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点更好的呈现出来,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注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将其作为基础,来对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学习效率的提升。
2.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个体,并相信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通过积极的力量,让学生克服自身的行为缺陷、心理问题,让学生更专注于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体验,让其思维、认知得到扩展,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化的个人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当然,在这过程中,还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其克服消极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养成正向利己特质(positiveindividualsim),也就是接纳自己,有生活目标,可掌控环境等,同时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也就是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适时给予别人帮助,并抵抗生活压力,促使其健康发展。
(二)转变观念
要推动五年制英语课程的持续化发展,首先还需要转变其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人的自然性、精神性,并强调英语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淡化英语应试功能模式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真正联系实际,体现出人文关怀。另外,教师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教学目标等,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从而构建出以公共关怀作为教学导向,与育人作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以提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观念,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课程
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学校要结合五年制教学特征,对整体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进行统筹安排,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意识,丰富其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基础性、发展性及选择性,因此要降低课程重复率,并构建灵活的课程目标,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性。同时,还可以运用“两个结合”、“四个模块”形式来进行高效教学。其中的两个结合指的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而四个模块则指的是基础、提升、专业拓展、冲刺四个模块。当然,除了将课堂时间充分运用起来,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要实现高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以理论基础作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优化课程结构,来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作用,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