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经验研究

2017-12-29 00:00:00汤丽丽
今日财富 2017年26期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使之利于战斗的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新时期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首先正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论渊源,不断总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经验,逐渐完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体系,以此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政治本色,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讽谏”、“自省”的思想是我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基础

自省是古代君子立身做人的主要方法。毛主席讲过,对腐朽的东西和优秀文化,我们要区别开来,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分定,要兼收并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批评思想,比如自省和纳谏。历代开明统治者都有纳谏的优秀品质,自觉地接受大臣们的监督。中国有句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的是,君子也会出错,但不同之处在于,君子能及时改错,大家都敬仰他。翻阅历史典籍,我们经常能看到古人反思自身的文章,比如,“静坐常思己过”、“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传统文化中留给我们的批评文化,在革命烽火中不断升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批评观和中国传统批评文化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今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保证

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是党内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在主动认识社会历史的同时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造人类社会,使社会更好地发展。人的认识的正确性来源于实践。人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实践,会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能否达到目标,取决于我们是否掌握了改造对象的规律。因此,人的实践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方法是反思、总结,找到问题所在,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符合客观实际。马克思曾提出批评要在“对对方采取批判的态度,对自己本身采取非批判的态度”的基础上,对不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东西进行批判,要求人们尽可能实事求是,符合实际地正确对待错误。因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改造对象的具体实际为中心,全面辩证的综合分析,以实现认识水平符合客观实际。

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力量源泉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历史经验,始终保持肌体健康,不断凝聚发展动力。建党以来,在数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党都积极运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1942年延安整风,开展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顿三风”,使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得以清除,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得以提高,这次活动也为党的七大地召开以及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地思想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通过认真地批评与自我批评,完成了拨乱反正,真正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1996年的“三讲教育”活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扫清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的问题,为转型期党建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开创了新的局面。2005年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将活动的指导原则之一确定为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各级党员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坚决遏制腐败,从严管党、治党,正是在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向我们昭示,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是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的重要方法,只有坚持并用好这个武器才会保证我们党少走弯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

四、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经验探析

(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毛主席说,党的出发点是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共产党人所有的言论行动,都要以符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据,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标准为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泉。邓小平提出:“批评或自我批评都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而只有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要认真倾听人民的各项利益诉求,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以共产党人要牢记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利益诉求。因此,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重要的是,批评那些只谋私利,忘记初心,忘记使命的思想、观点和行为。

(二)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

摆出自己或别人的问题、错误或者不足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及时督促提醒和改正。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其关键是确定摆出的矛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臆想的。因此,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不能违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单凭主观猜测或者主观臆断来开展批评,给别人乱扣帽子、颠倒是非或夸大其词。

(三)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对旧规矩旧思想进行反思,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永葆青春活力。另一方面,要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不断补充和改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和内容。毛泽东曾经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握好“批评”的本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点,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涵与形式更加丰满。

总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不断将事业向前推进,就要居安思危,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使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持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作者单位为中共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