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和跨国企业开始流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从完善与发展自身出发,其中,作为掌控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企业预算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从我国企业开展预算编制的现状出发,整理和归纳了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预算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一)预算的含义
对企业而言,预算是企业在战略规划和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形式反映的特定期间的具体行动计划。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的资源配置状况和经营活动的详细安排。随着经济的发展,预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的日常经营预算,而是涵盖了企业的所有业务。
(二)预算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所开展的预算主要分为经营业务预算、专项预算、财务预算三部分。
1. 经营业务预算,是指企业预算期间内日常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的预算,从企业的销售预算开始,结合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与目标销售量确定,由此为生产预算提供预算依据。在生产预算中,根据企业确定的目标销售量,进行材料采购、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预算,由此完成产品成本预算。经营业务预算中还包括费用预算,即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预算。
2. 专项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间内的各种投资或融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投资预算和融资预算。其中,投资预算也称为资本支出预算。投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无形资产投资预算、股权投资预算、投资收益预算等。融资预算主要包括在内部收益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3. 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预算期内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预算。主要包括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和现金预算。
二、企业成功的预算编制的特征
(一)目标确定合理
预算目标是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要起到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作用,要做到充分挖掘企业潜力。
预算目标应当具有可行性,即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要切实可行。如果不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就会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际,预算就会形同虚设,也会挫伤员工努力的积极性。
预算目标既要与企业的外部环境比如国际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国家政策等相适应,也要与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等相适应,不能闭门造车。
预算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最重要的工具。应该由始至终都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企业可以将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细化分解为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以发现经营中的“瓶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编制方法科学
在过去的预算编制方法中,为了操作上的简便,很多企业采用定期预算、增量预算、固定预算等方法,但对于实际运用而言,应采用更为科目的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可以反映当前发生的事项以及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持续地调整对未来的预测,以避免市场形势变化带来的考核不公允,从而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零基预算不考虑过去期间的费用项目及数额,针对预算期的需要及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弹性预算是基于弹性的业务量编制预算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情况的变化,有利于预算控制作用的更好发挥,能使不同业务量下的预算单位进行差异分析,为绩效评价建立更客观合理的基础。
(三)预算执行到位
预算编制完成,目标下达后,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差异性质和大小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措施。在当预算差异超过预期范围时,需要采取纠偏措施。如果预算过程中发现预算目标不再符合当前的环境,需要调整预算目标或标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控制时,应当加强过程控制,突出管理重点,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相结合,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四)考核公允
预算考核应该遵循目标性、可控性、动态性、例外性、公平公允及总体优化的原则。对各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完成结果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为企业实施奖惩和激励提供依据,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是企业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提高企业公司绩效的重要内容。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预算的编制是通过对企业未来长期的经营方向、管理模式和决策环节进行规划与安排,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的过程,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仍存在大部分企业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忽略了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存在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没有做到全员参与,所以预算的编制也流于形式。更有甚者,所有的预算编制工作都由财务部门完成,导致编制的预算脱离实际。
(二)企业预算的编制模式存在问题
在我国企业中,存在一部分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与模式进行企业管理,因为这种方式与模式缺少时代性,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部分,所以会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发展形成制约,出现了预算编制程式化、固定化、单一化的现象,预算编制的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要求。
(三)企业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较差
现阶段,世界主流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法,它可以实现企业资源分配与使用的高效率、合理化,但是受时间、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法仍然在我国企业中占据主流,是造成企业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难、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从战略发展角度增加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
1. 企业要组织和开展预算编制的相关知识学习,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良好的企业预算,不仅可以指导企业的日常管理,还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规划。企业预算编制,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参与,它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责任,更是企业每一个成员的共同责任。
2. 企业要把预算编制纳入发展的长期战略中,将其作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前,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立足于实际,实事求是的进行预算编制。
3. 企业要组建预算编制工作专门小组,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保证预算编制过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并提前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应急反应策略。
(二)将预算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预算是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所以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现在预算指标上,对企业所处的阶段及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并强调重点。有计划、阶段性的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三)制定与推行科学高效的预算编制方法
在我国企业开展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增量预算编制方法,逐步增加并全面应用零基预算法。
1. 企业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要充分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因为零基预算法是一个内容庞杂的理论知识体系,拥有涵盖知识范围广、蕴含信息量大等特点,所以在将其广泛应用到企业中时,不能一昧的按照理论知识执行,要充分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将企业预算编制方法所关注的重点放在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编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预算编制效率三个原则上来,以引导企业顺利开展预算编制。
3. 企业要建立与完善预算编制工作的配套制度与措施,从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企业预算信息数据库,对相关部门、人员和固定资产等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并将其量化,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化管理。(作者单位为1.四川升达林产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四川新千里装饰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