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效用研究

2017-12-29 00:00:00李运姿
今日财富 2017年27期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保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效用,社保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各地经济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利益共享,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是国家长久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保障。接着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社保制度的完善策略。

社会保障制度关乎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也关乎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属于民生之本,跟社会稳定与国家经济转型与发展密切相关。纵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看出,由于起步不是特别早,其种类是迎合时代需求设定,其制度的不足之处也初露端倪。在新时期,要逐步完善社保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保体系,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社保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效用

(一)社保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利益共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参保意识也逐步增强,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完善的社保制度有利于实现利益共享,让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市场失灵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同时也解决了分配的缺陷,在为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困难的群众提供支撑的同时,开始朝着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社保体系越完备,社会结构就会变得越合理,进而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此外,完善的社保制度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毕竟社保事业是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通过建立社会共享机制来创设和谐的氛围,提高社会群众的凝聚力,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基础。

(二)社保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各地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需要不同地区共同发展,我国疆土比较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加上不同地区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差异。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管理制度与地区发展状况不符的现象。这样就限制了社保的实用性,社会制度停滞不前。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各个地区的差异进行认真的解剖,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制定统一的社保标准,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制定指导方针,明确社保工作的具体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让工作开展变得有理有据,进而实现各地经济共同发展。

(三)社保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完善社保制度,提高职工待遇是解决这一社会矛盾的有效举措。通过进行政策性补贴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体现,还提升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进程务工,当他们的经济能力提升之后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而那些身体不是特别好的老人,社保成为基本的生活保障点。总之,完善社保能够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到了推动作用。

二、社保制度的完善策略

首先,完善信息。在进行相关机构设置的时候,政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导,不同的地区在进行保险办理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模式,有的地区是根据社保的种类设立经办机构,有的是集中与分散并存模式。由于机构设置的问题会给一些居民群众带来困扰。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社保信息系统。这个过程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先容易后困难,从上到下一步步的稳步进展。在开发核心业务的时候,要坚持以统一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首要的突破点,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是在全社会范围实施的举措。此外,要积极利用相应的数据交换平台,开展异地业务的办理,建立电子档案保护制度,注重都对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

其次,制度建设。要建立全国性质的城乡统一的社保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社保的稳定性,让养老金能够进行无障碍的转移。在信息系统中显示退休审批环节与待遇审核环节,让退休职工自主选择养老金的领取方式。而且统一化的社会保险能够让所有的业务档案整合在一起,方便资料的查询,严格把控程序与系统的质量环节,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有序性,进而健全我国社保模式。

再次,政府调控。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强化对社保制度完善的监管,对其实施政策性的支持,能够解释的解决可能存在的漏报以及断保等问题,提高政府补贴的力度。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设立相应的社保登记站,还要设立政策咨询站来为去群众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服务。此外,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社保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只是关乎其个体的品质,也关系着公众对社会保障系统的认知。社保制度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坚决杜绝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出现,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让工作人员自觉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做到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通过这些举措实现社会保险业务的科学化、规范化,让公众感受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逐步调整参保者的待遇,要全封闭的开展社保经办业务,这样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实现待遇的均衡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社保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各地经济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利益共享,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是国家长久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保障。在新时期,要推动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就要完善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政府部门的调控,进而实现全民参保的目标。(作者单位为东营市河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