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其综合素养能力也是提高大学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此,高校在提升自身社会竞争力和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好如何以养成教育来提高大学生们的情商指数。本文将从高校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之路经的意义出发,分析出当前高校利用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情商的新路径。
一、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之重要性
(一)提升大学生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社会人们对于人才的定义已经不再仅仅限于其文凭,而使更倾向于其是否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及道德水平。就大学生本人而言,要想顺利社会环境首先要有踏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基本素养都与大学生们的情商教育密不可分。许多案例表明:大学生们在拥有相同工作条件的情况下,谁的情商水平更高,谁就能够得到公司及上级领导的青睐,能够更快的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一开始就注重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便可以有效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品德意志、自我协调管理能力、抗压抗挫折能力,从而提高其社会竞争力。
(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心条件,才能够顺利进入到社会中,尽快适应好社会的生活节奏。然而,就我国而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却令人担忧,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们,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发展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同学在踏上社会之后,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有的学生在生活上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意志、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没有办法承受社会压力而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出了当代大学教育中对学生情商教育的忽视。
(三)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都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发展的是素质教育,这是因为素质教育的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才储备计划,还与我国大学生整体素养水平息息相关。高校无疑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而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内容为:培养好学生们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心态、拥有高远的志向以及完善其健康的人格,这些关键性内容均与大学生的情商教育目标相同。
二、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之新路径
(一)教育学生全面的自我认知与坚定自信心
当代大学应从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入手,培养好大学生们的自我认知感以及坚定的自信之心。这是因为全面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可以让大学生给予自己更躲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果缺乏以上二者,大学生们将很难拥有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更不用谈树立长远的认识目标了。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恩的自我认知感和自信心:第一,定期、定时为大学生恩做好权威的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们了解好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有点与缺点。第二,学校成立相关心理引导工作室,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渠道及时与心理教师进行沟通。第三,辅导员要经常与大学生们进行沟通,通过引导大学生们进行剖析,来实现其“三观”的定位。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当代大学应从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入手,培养好大学生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因为大学生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让大学生们就算处于逆境之中,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其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在踏实付出、努力奋斗的道路上坚定不移。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恩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第一,是要在平时的教育中多开展各类情境表演练习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之中,筛选出积极的心态和解决之道,帮助其认识生活中的不同情境。第二,是要制定好一系列的大学生管理计划和守则,让大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生活、娱乐的过程中有可以制约的行为准则,时刻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
当代大学应从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结合入手,培养好大学生们的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这是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是大学生与他人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大学生们在学校里才可以与学生、老师们相处好,在社会中才能够与同事、老板相处好。因此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恩的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第一,高校应该定期举办各种团队比赛活动,比如说篮球、足球、跳操、集体舞、拔河等团体竞赛活动,这样大学生们便可以在平时排练的过程中,培养好对伙伴宽容的个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协作精神。第二,高校还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三下乡”活动、去福利进行爱心志愿者活动等。这样大学生们便可以在组织团队服务社会中,锻炼好自己与团队中其他人的沟通协作精神,也可以借着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好社会环境中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作者单位为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