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2006年专业设置目录规定,将旅游与酒店管理分设为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和酒店管理专业方向。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酒店企业各项业务,具有现代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牢固的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能够对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的一线工作进行组织和现场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的路径,旨在提高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
近年来酒店业的高速发展,行业各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均缺口非常大,这就需要我们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有严格的定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型且具备基层管理能力的酒店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的校领导可以分别采取派出进修、提高学历、出国深造,挂职煅炼等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的派出数名教师赴国内知名大学师资培训基地进修;数名教师赴国内著名的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并分别获得“双师素质”资格;数名教师赴酒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酒店管理挂职煅炼,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当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到国外进行旅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等。通过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资质”,极大地提高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素质。
除了运用上述措施加强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之外,各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业内动态、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或从事酒店服务行业多年,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这些外聘教师充实在教学第一线,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围绕着管理这一条主线展开,包括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由于本专业建立时间比较短,课程建设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虽然在自编教材建设方面尚属空白,但在教材选用上,我们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教育部规划教材、财政部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的选用顺序选择使用相关教材,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材使用信息资料。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大教学空间,便于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理论大纲、实践教学大纲、配套课件、辅助材料等一起通过网络向全体师生开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三、教学改革
酒店管理专业成立时间比较短,但要突出培养集理论、实践、外语、计算机、公关等于一身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了和这门课程的特殊性相适应,教学内容也要适当地调整。例如:《客房管理》课程改为《前厅与客房管理》,弥补了原有教学计划的不足,扩展了原有的教学内容。《餐厅服务》课程内容并入《餐饮管理》课程中,在学生从实习单位回来后,首先就实习期间学习到的《餐厅服务》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然后再学习《餐饮管理》的内容。另外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比例作了适当的调整,对基础理论课程不作大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实践技能课程,增加了《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课程的实训比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另、根据现在社会对导游英语和饭店英语人才的需求十分短缺情况,拟在下一届学生教学计划中增加旅游英语、旅游公关与礼仪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兴趣引导、自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在课程考试模式中的改革比重不是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结合课程特点,增加了能力测试的比重;二是把平时课业考察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环节在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当然,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者单位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科研课题,课题编号:NJZC1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