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中将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相互结合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建立起优秀的人格品质,实现高校“素质教育”,构建出新时代教育的正确内涵,为国家、社会、家庭培养出更多负责任、讲道德、行为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非常系统又全面的工程,他设计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好学校、家长、老师、社会、学生本人的共同参与,然后教育者需要明确好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重要性,建立起一系列的有机结合的途径。笔者以为,高校教育中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起来。
一、建立好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模式
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都是一种比较内敛的教育内容,它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们进行长期的模范、观察,才能够内化成优秀的品质。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不是指教师需要像传统教育那样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需要教育人员在协调好学校与家庭这两个重要教学环境的前提下,用习惯养成习惯、用品质传递品质,让学生们可以在一种单纯、和谐、充满爱心的环境中优化行为习惯、提高情商。
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教育模式建成之后能否有效地推进和实施,还需要学校和家庭达成一致的共识,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教育培训当中去。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够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品格环境,让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影响学生们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父母进行及时沟通,积极做好以下两件事:首先,是要为学生们树立好榜样;其次是要与子女建立起一个“关爱”关系。这是因为榜样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追求的目标、“关爱”关系可以成为父母传递美好品德给子女的桥梁。成全学校和家庭在高校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策划好高校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相关课程内容
高校教育中相关思想政治教师利用专业课程,对大学生们的实际思想行为进行观察和总结,然后形成一套固定、科学的养成教育和情商培养相互结合的教学内容,是落实高校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具体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参考:
(一)是选拔高校中的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定期参加一些品格培训课程,掌握好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实质和内涵。探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游戏、音乐、诗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格的引导和养成教育。
(二)是要重视好学生们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和体验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品德的内涵,然后借助相关故事情节的引导,让学生们反思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继而培养好其对周遭事物感同身受的能力。
(三)是要建设好学生们良好行为的相关档案。比如说在课堂里让学生们面对特设的情节进行正确的行为表演,鼓励学生们为自己设定一个积极的、优质的人设目标,然后表演完成相关情境,让学生们在每一节课堂中可以感受到有品格人物的内在心理感受。
(四)是要在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们多进行有关主题的讨论、交流和分享活动。继而引导学生明白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背后的真正价值与内涵。
三、对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教师进行重要的培训工作
在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然而由于这些原则大多比较抽象,并且由于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相结合的多元性和多变性,普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时常没有办法直接满足现实教学需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养成教育及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来落实好教师们的培训工作。笔者认为:对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教师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是加强教师本人的思想品格意识的培训和教育,积极培养好教师们成为优秀品格的践行者,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们行为习惯养成、情商提高的良好榜样。
(二)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情商教育相关专业的定期培训工作。使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四、学校开展好丰富有趣的品格树立活动
学校在将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有机结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应该考虑到的是其趣味性、成效性,活动的趣味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由此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养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继而提高情商。因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品格树立活动:
(一)开展品格戏剧、品格行动诺言、品格课堂、行为准则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品格活动,让高校养成教育与情商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可以有效地融入品格教育内容。
(二)是去到社会或者各社区进行品格树立的活动,比如说组织好学生们去到老年社区、孤儿院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会帮助活动,增进学生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感,见识和理解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有意识、较自觉的加入到社会、社区自愿服务行业去,在各种品格树立活动中培养好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良好品格。(作者单位为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