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的补充与完善

2017-12-29 00:00:00李晓梅
今日财富 2017年28期

随着当前住房公积金服务种类的不断增加,现行的财务管理及其会计核算已经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样就会衍生出诸多的新问题,应当加以补充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依据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在最近几年里,随着当前住房公积金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下,促使住房保障模式从以往的实物分配”朝着现在“货币分配”的方向进行转变,并发挥出了充分的作用。然而随着当前公积金服务种类的增加,当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进而衍生出较多的问题,应当给予补充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的补充与完善进行深入探讨,供以借鉴。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科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利息会计科目的核算

从当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内容的规定来看,在对公积金进行核算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利息,例如委托贷款发生的应收利息。但在具体工作中,相关管理中心的做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某些管理中心大部分都是依据核算手段执行预提应收利息的。然而就管理中心而言,正常贷款诸多执行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其中并不包含预提应收利息的情况。对于逾期贷款来说,时间越长的时候收回的期望也就越渺茫,严重的可能收不回来。基于这种形势下,还要计提应收利息显得有些无奈,同时这样也就虚增了当年的收益。

(二)业务支出科目核算内容涵盖不全

从《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相关规定来看,业务支出环节通常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个是住房公积金利息支出;第二个是住房公积金归集手续费支出;第三个是委托贷款手续费支出。显然随着住房公积金业务数量的日益增加,为了将数据处理效率加以提升,应当促使住房公积金从原来的手工操作逐渐转朝着电算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以下内容有着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一是硬件配置费用;第二是软件开发;第三是系统运行;第四是系统维护费用,但是现行业务支出科目核算的范围中并没有涉及。

(三)保证金存款科目的核算

随着当前公积金贷款业务种类的日益增加,我国大部分城市担保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且还有一些担保公司及其开发商之间采取担保贷款介入的形式。这个时候依据相关规定要有足够的资金,但是现行的会计核算却无法涉及。

二、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提出的对策

(一)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改进

依据相关调查发现,从公积金财务核算制度发展形势来看依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尤其是以下几种会计核算形式已经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了:一种是《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另一种是《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显然加大核算管理的力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科学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会计制度的创新力度,并且还要将传统核算形式加以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统一会计核算软件

随着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日益完善下,加大管理机制的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想要普及核算电算化,那么要将不同的核算软件进行统一,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中心及其信息系统,然后再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网,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一起融入到相应的信息系统中。紧跟时代的潮流,对当前公积金财务核算形式加以优化,并对该中心产生的经费来源及其提取基数等方面做好统一的管理,将会计科目进行合并,例如可以把存款增值收益存款进行统一合并,进而促使会计核算变得更加精简化。

(三)切实强化公积金业务信息审查

当前银行主要接受了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委托,以辅助的形式帮助该中心完成相应的扣缴工作,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性。站在业务流程的立场来看,公积金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应当对以下几点引起重视:首先,需要对入账凭证做好严格的把关,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某些资金流出中心来说,应当对这些凭证做好严格的检查,减少资金出现浪费的情况;其次,加大对相关信息的核对力度,并对以下几个账户信息引起重视:第一是对外部委托银行的信息进行核对;第二是对缴存单位的信息进行核对;最后,对于会计核算信息来说,应当和公积金业务信息保持亲密的交流。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应当站在实际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对公积金财务管理及其相关核算形式重新做好科学的调整。由于公积金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含广大人民的自身利益,只有在完善财务制度的同时,才能为处理住房困难等问题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作者单位为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