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中依然有一些困难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是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企业“扶贫帮困”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一、企业“扶贫帮困”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扶贫帮困工作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思政工作开展时间较短,与之相对应的规定等不全面,大部分企业工会都会将企业都会把薪资水平低,存在疾病或是家中仅有一个劳动力的工作者记录下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扶贫帮困的相关内容。企业工会负责人都会在每月或半年内,和企业各个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目前,企业在开展交流工作时,只是停留在一次和众多人交流中,对于切实存在困难的员工,工会只是组织企业全体职工进行捐款,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落实。
二、企业“扶贫帮困”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互扶贫帮困工作应该是对应薪资水平低、有疾病且子女很多或者是由于个人某些原因被降到底层的 员工,不同类别的人员其思想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企业并未根据这些差异性分别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此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问题:第一,相对应的思想工作环节并未安排专业负责人员,企业工会只是随意安排某个人来负责,且整体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等都十分陈旧,根本不能够正确的了解工作人员最真实的想法;第二,企业扶贫帮困的整体内容并未进行适当拓展,仅仅只是通过资金补助、发送礼品、捐款等方式,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方式是为了帮助有需要有困难的员工,但是,很可能会让那些又困难的员工变得更加自卑,在其他员工面前抬不起头来,同时,一味的让那些不需要给予帮助的员工来捐款,会让他们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相关的扶贫帮困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人员分工,组织等不协调各因素造成。
三、企业“扶贫帮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策
要做好企业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只是一味的说教,是不能达到实际效果的,需要付诸于行动,感染和教育员工。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工作进行了阐述。
(一)建立并完善领导体制,并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第一,对企业工会的扶贫帮困进行准确定位,工作需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成而困难员工的第一知情人,报告人及责任人;第二,完善扶贫帮困机构,积极构建领导及工会主席为成员的扶贫帮困小组,重视扶贫帮困工作;第三,建立大帮扶格局。需要根据企业员工音子女上学、因病、工伤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困难,构建新的扶贫帮困模式,并合理的利用自身资源,切实解决员工的难处。
(二)健全扶贫帮困制度,优化管理体制
健全扶贫帮困制度是确保该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第一,需要对各个部门各员工的信息收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构建困难员工的档案,掌握这些员工准确的信息,利用扶贫帮困工作及时有效开展;第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构建困难员工信息平台,并将需要帮扶的员工信息进行录入,从而进行统一管理,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第三,让沟通机制趋于常态化。在确保企业全体员工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并对特困员工上报制度进行完善,确保信息流通及时顺畅,能够将组织的关心准确及时上传于员工。
(三)加强动态管理,增强帮扶效果
加强动态管理,增强帮扶效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第一,需要借助困难员工档案。企业需要对需要帮扶对象的动态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困难员工的资料信息。第二,需要紧紧抓住帮扶的“时机”。企业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相应的“扶贫帮困”活动,通过走访慰问,或者是企业组织一些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各方式,让员工们得到放松,并用正能量内容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从而让困难员工真正从困难中走出来;第三,利用员工合力。企业全体员工需要团结一心,消除偏见或者不满,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助困难员工走出困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就应该对思想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利用正面思想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领导体制,并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健全扶贫帮困制度,优化管理体制;加强动态管理,增强帮扶效果等方式思想企业扶贫帮困的目标。(作者单位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