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在会计类竞赛中的应用

2017-12-29 00:00:00郑怡婷
今日财富 2017年29期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会计技能大赛,形式的多样化和比赛成果逐渐丰富,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会计比赛的重要也逐步得到各院校的肯定。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将会计实践教学更好的应用在会计各类竞赛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一、高校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及评分模式

(一)竞赛内容。会计技能竞赛是通过模拟不同的岗位,按照分配岗位、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的,主要包括对手工业务的处理和对电算化业务的处理两个方面。

1.会计手工业务处理。手工业务处理是以某一家生产制造业企业为背景,将该企业的会计岗位细分成四个职位:成本、出纳、总账、主管,团队分工协作来完成团队工作。

2.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会计信息化处理是指比赛使用会计软件,以制造企业为例一个月的业务为比赛内容,比赛方式是每个参赛选手使用一台电脑。比赛使用软件系统进行总的管理、总账系统、采购模块、销售模块、存货的核算、固定资产的管理、职工薪酬的核算及发放、应收及应付款的管理和 UFO 报表模块,填制原始单据、以此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盖章审核、记账、转账、期末结账、编制系统中的财务报表及进行有效的报表分析等。

(二)评分模式。会计技能大赛的评分环节一般由人工和系统自动评分两个环节。其中,队伍的总成绩是由业务的手工处理总成绩与业务的信息化处理总成绩组成,队伍成绩评分是电脑自动生成,以此确保比赛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在这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部分是由专家进行人工阅卷评分。而参赛团体队的最终成绩由两项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组成。

二、会计技能竞赛的开展及成果形成

(一)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

1.实行三级竞赛机制,营造技能竞赛氛围。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各种比赛一般会先组织一轮初赛,通过会计基础知识考核筛选在校生。根据校内赛选拔出来的优秀团体或者个人,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一般多为软件操作和现场答题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层层选拔比赛,挑选优秀选手进行校内集训。最终确定几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总决赛。通过三级竞赛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注重技能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

2.推行双向选择的师生训练办法。由于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每届学生上千人。如果指定每位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和具体个人,师生之间交流不畅,沟通甚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可以推行技能大赛师生采用互选的办法,双方达成一致,即可组队集训。通过这种办法,使得互相了解和熟悉的师生可以进行互选,方便沟通和联系,便于目标一致。优胜劣汰,最后担任省赛和国赛的指导教师都是配合默契、勤学苦练的师生团队。

3.锻炼了师资队伍,优化了实训条件。会计教研室组织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组织训练、共同分析软件操作、共同出谋划策,形成团队凝聚力应付技能大赛。培养在校财会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提升财会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协作意识。学院近年来多次参加财会类竞赛的同时,不断改进传统的会计实训方式,加大了设备以及电算化的应用,使更多的老师也参加培训,增强师资团队建设。

三、职业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与应用

(一)在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的带领下,推动实践教学不断转型发展和教学方法的逐步创新。各大高校开展会计各项竞赛,不仅明确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正确的指引,加强师生关系的融合,在比赛中不断沟通,以比赛穿插沟通的全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并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财会类专业的教师应该从竞赛的内容入手,分析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有更明确的教育目标,逐步将教学更加贴近实践。为了迎合会计技能竞赛分岗位的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近年来逐步开设相关技能性课程,如会计分岗实务操作、会计综合实训、成本会计实训、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实训等。依据省赛、国赛的内容,尝试细化某一会计岗位,根据岗位的具体分割,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学的目标,与比赛无缝集成。

(二)在不断建设会计实训室中,根据竞赛的内容建设更贴近竞赛,更高层次的实训平台。会计专业的建设是与实训室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训室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专业知识的实践,让学生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生活,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建设先进的会计实训室需要引进与时俱进的财务教学软件,这两项是会计实训室的最主要标准和迫切需求。

随着会计的不断发展和转型,会计的技能比赛已经从一开始的知识竞答,点钞,小键盘操作,珠算等比赛内容,演变到了软件的操作。从建立和登记账套,到现在的分角色进行经济决策。从只关注企业会计核算到宏观把控整个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经济决策。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实践与理论的互相结合,也促进了传统会计职能的转变与现代化会计的发展。学科竞赛对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