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钻井成本,中原钻井公司应用钻井定额模式,细化钻井工程成本管理,从川东北定额、西南油气定额、配合试气定额三个方面介绍了钻井工程成本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全员树立成本可控理念,为公司挖潜增效、精细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川东北定额
(一)钻机选型
定额使用说明第一条第三款,使用本定额应坚持井型、井深和钻机类型相匹配的原则,4500〈井深≤5000米的井,执行5000型钻机基础定额;5000米〈深≤7000米的井,执行7000型钻机基础定额;7000米〈井深≤9000米的井,执行9000型钻机基础定额。
实际定额执行中,主要是以井深为钻机选型的依据。对于一些水平位移大、施工难度高、地层研磨性强的井应该坚持钻机选型高套一级。特别是目前川东北区块进入陆相勘探阶段,部署的很多都是大位移定向井和水平井,施工难度大、钻井周期长。在须家河组定向钻进,机械钻速提高困难,其施工难度不亚于海相井。井型与钻机选型如何匹配,定额里并没有具体的定义,建设单位通常都是根据井深来确定钻机。
建议:定额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哪种情况下,钻机选型高套一级。
(二)主材价格
定额使用说明第一条第六款:主要材料价格执行股份公司石油造价管理中心统一发布的价格。主要材料价格定额执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定额标准里并没有这一项相关的内容,以中石化造价中心的文件,文件在哪里,钻井公司一直没有相关的参考标准。
2. 现在执行的2007年版定额,相当于2006年的价格标准。截止到2012年6年时间,主要材料的价格都大幅上涨,还在继续套用以前的定额标准,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营压力。
建议:每年出台一份关于主要材料价格的文件,不但各大油气田分公司掌握,而且各钻井公司也应该存有一份。
(三)钻机动迁费和遣返费
从2005年普光会战开始,我公司陆续参与了元坝会战、川西会战。钻机由河南省兰考县调迁,运距长达1500公里;从新疆调迁更是长达3600公里,应该拨付钻机动迁费(含钻机、钻具、井控)。目前的气田开发形势,会战时间短,几年之后就没有了工作量,钻机遣返回基地,应该拨付钻机遣返费(含钻机、钻具、井控)。
在川东北定额中,并没有相关的定额标准,只能参照钻机搬迁定额。在执行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以中原油区进入川东北工区为例。在两个油气区都发生了费用,执行川东北定额还是中原油区定额,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2.搬迁距离以1500公里为上限,搬迁系数4.93。搬迁距离超出1500公里的运费大幅增加,如果仍按4.93执行是不合理的。
3.钻机搬迁定额在2012版中,上调了9.82%。钻具、井控搬迁基础定额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在定额标准里明确规定钻机动迁费和遣返费的执行标准,因为是跨油区的搬迁,要兼顾各大油区定额标准,避免互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二、西南油气定额
(一)钻时定额
川西地区2011年启动致密砂岩会战以来,部署的均为大位移水平井。与以前该区块部署的井相比,井深、井型、水平位移、钻达层位等有很大的差别。面对出现的新情况,缺乏相应的钻时定额。特别是都遂井,都是建设单位进行实时补充。钻时定额合理与否,还需要中石化造价管理中心进一步论证。
建议:尽快补充川西地区各区块钻时定额。
(二)顶驱费用
西南油气定额没有顶驱费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没有顶驱费用。目前公司在川西地区施工,基本都是超过1000米水平段长的大位移水平井。为保证川西地区大位移井的施工,我公司在川西施工的井队都配备顶驱,在定向钻进和水平段施工中为保证井下安全,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设计里也要求使用顶驱。
建议:按照中石化造价管理原则,颁布西南油气定额顶驱日费标准。
(三)动力钻具
动力钻具使用定额偏低。在西南油气定额中动力钻具使用定额,定向井31623.93元/口井;水平井105669.72元/口井;侧钻井52065.00元/口井,目前一根普通螺杆均价都在7-8万元。
建议: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调整动力钻具定额。
三、配合试气定额
(一)配合试气日费
在川东北地区,钻井工程完井后,大部分原钻机配合试气。在川东北和西南油气定额中,划分了钻机作业日费、原钻机试油日费、中途测试日费、待命日费等定额。原钻机配合试气待命日费如何确定,存在较大争议。目前执行的是70L钻机配合试气待命日费2.9万元,50D钻机配合试气待命日费2.5万元。川东北定额中70L钻机待命日费5.5万元,50D钻机待命日费5.0万元;西南油气定额中50D钻机待命日费5.3万元,70D钻机待命日费6.0万元。
建议:在定额中或者造价管理文件中明确配合试气待命日费取费。
(二)配合试气事故处理日费
1.设备、动力方面:需使用钻井队的液压大钳、转盘(单纯的配合试气作业是不需要使用),造成钻井队泥浆泵的工作时间增加,泥浆泵的易损配件使用增多,循环系统寿命减短,同时导致钻井队的柴油机使用时间增加,柴油机的易损配件使用增多,平凡的起下钻降低了悬吊系统的寿命等诸多方面,最终导致增加钻井队的柴油消耗和设备修理费用。
2.井控方面:由于射孔酸压过,地层与井筒是连通的,井控风险非常大,钻井液处理上既要保障密度又要保障性能,即增加了泥浆材料的处理和维护费用,也加大了钻井队的安全风险。同时处理井下事故时,需使用钻井队的内防喷工具、钻具、井口工具等井控设备,最终导致增加钻井队的井控装置、钻具租赁费用。
3.人员方面:正常情况下的配合试气工作,只需要司钻、井架工、司机、泥浆工。在处理井下事故时,需频繁起下钻还得增加副司钻、助理井架工、发电工进行倒班。同时试气队没有专职的机械工长,在处理井下事故时,很多工具需现场加工,最终导致增加钻井队的人工费用、工具费用等费用。
建议:试气期间处理井下事故的作业日费与正常钻井期间的钻机作业日费应保持一致。
(三)配合试气时效
在川东北和西南油气定额中,并没有界定时效划分原则。按照西南油气的划分,只要没用转盘和绞车都是待命,造成一口井2/3以上的配合周期都是待命,施工单位遭受巨大亏损。配合试气待命日费本来就很低,又按照甲方的划分标准,将配合试气作业时间算作待命时间。
建议:明确界定配合试气待命和作业。
(四)配合试气泥浆材料费用
配合试气期间的泥浆材料费用,配合试气工程承包合同规定如下:
1. 试气过程中泥浆费用测算:依据试气工程设计中所需要的泥浆密度和数量,经甲方审核后确定;对于使用井场原钻井泥浆进行密度等性能调整的,根据实际物资消耗量确定。现场增加的泥浆材料,必须由现场监督在井场监督实施,当日签字认可工作量。没消耗完全的部分,甲方给予材料费用10%作为耗损补偿。要求乙方新补充增加的材料,给予井场到供应基地往返运费。技术方案、措施调整引起泥浆调整由甲方下达书面通知认可工作量;属于乙方责任造成的问题和返工,甲方虽然下达书面整改指令,但不认可工作量。
2. 试气过程中堵漏材料及其它特别要求的材料费用测算方法与上述泥浆测算方法一致。
建议:在定额中规定配合试气泥浆材料费用的问题。
川东北地区已完成了100多口井的合同签订和完井结算,造价管理工作,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定额执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钻井工程定额,更好地服务于钻井工程建设。希望有更多来自施工单位的代表,积极参与到定额编制工作中来。定额标准要同时兼顾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才能有利于石化企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为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钻井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