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2017-12-29 00:00:00侯方亮
今日财富 2017年36期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逐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整体发展水平显著的提高,对我国税制改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为了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我国税务制度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营业税逐步向着增值税过渡,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促进税制改革背景下企业获得稳定发展,就需要全面把握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财务管理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对营改增的基本情况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前言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营改增”政策应运而生,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整体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对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二、“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的全称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自从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开始在全国开始广泛实施。“营改增”的实行包括了房地产业、建筑行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几个行业,随着增值税的出现,营业税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视线。李克强总理重点提出增值税改革要秉持“只减不增”的方针政策,让纳税人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政策,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和公平。

结构性减少税收是“营改增”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弥补了之前税收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能科学、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赋税压力,减少纳税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掘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并且对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更好更快地促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同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国际市场税收制度的纳税原则,有效加快了我国和国际税收制度的融合和接轨,保证了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国际上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营改增”及其重要意义

“营改增”的全称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和政府依据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所制定出的重要决策,对企业传统税收缴纳项目而进行的改征增值税,在促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并调动各产业间的积极性,共同发展。然而,“营改增”的出现,便能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帮助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稳定运行。关于“营改增”的现实意义,概述为以下两点。

(一)促进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经济收益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目的所在,“营改增”政策的实行,能够极大的帮助企业避免多次甚至重复缴税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企业若能够贯彻实行“营改增”政策,在避免重复缴税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的收益最大化,帮助企业的本身价值最大化,保障企业能够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营改增”的准确实施后,帮助企业大幅度地降低了缴税的税务负担,直接地减小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将企业的利益更大化“营改增”所带来的好处使得税务负担下降,让同样的产品我国企业生产出的价格更低,帮助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更具优势,提升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率的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内容显示,在“营改增”前不可以作为进项税进行抵扣的服务业内容被纳入可以抵扣项中,且抵扣的比例也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使企业在税率计算的过程中,由于可抵扣项目的增加,促使其应纳税比例有所下降,进而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因此,为企业利润率提升以及企业生命力保持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同企业的成本构成、经营方案以及发展情况有所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的税收负担有所减轻,也有部分企业会存在税收负担增加的情况。

(二)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企业税务计算方式的改变必然会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营业税与增值税两者之间差异较大,因此,会计工作者在进行税务数据处理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区分,这使企业会计工作难度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由于“营改增”税收政策是采用试点的方式进行,因此,会造成跨试点与非试点两地的企业合作或总公司与子公司财务处理矛盾的发生,虽然国内的税收政策表示企业应按照税点高的政策执行,但也可能造成会计工作产生出入,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

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营改增”条件下,企业会计工作难度的增加,使企业财务风险有所提高,这是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出,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能够掌握“营改增”的内涵以及积极意义,进而予以实践;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就会导致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上问题与漏洞百出,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营改增”试点过程中也为企业不正当的避税与漏税行为提供了可能,这又进一步增加企业运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四)对财务信息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条件下增加了企业进项税抵扣额度,这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较之前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现金流方面的额度以及利润率必然会有所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难度。另外,企业发票管理同时受到影响,“营改增”之后不仅发票限额受到影响,且发票种类也有所增加,因此,做好发票登记与管理的难度同样增加。

五、“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针对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财务管理发生的变化情况,企业应该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应对营改增的影响,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全面把握政策最新动态,与税务机关形成良好的沟通

虽然营改增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全面实行,但是在实行过程中还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所以国家相关部门会及时做出政策的调整。基于此,企业实施营改增后要想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就应该及时把握政策动态变化,并且与税务部门形成良好的沟通,保证可以获取最新信息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企业合法纳税以及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教育培训,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在实施营改增后要想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就应该在全面分析企业财务新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新时期营改增变化需求,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效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稳定运行。

(三)使用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防范会计核算变化风险

在实施营改增后企业会计处理方式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应该结合营改增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实施要求对企业会计处理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可以与营改增的要求相适应,同时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税收改制后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落实,实现对营改增税制变化后企业可能面对会计核算风险的有效防范和规避。

六、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税务政策的推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财务会计核算项目以及财务管理工作量增大,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增加,为此,要关注“营改增”对于企业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改革和创新,提升企业的税务意识,优化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和发票管理,更好地适应我国税务政策改革的步伐,获得自身长远、稳定而健康的发展。(作者单位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