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

2017-12-29 00:00:00丁瑞芳
今日财富 2017年3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也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税收体制改革。我国的税收体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国有企业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企业类型,国有企业的全部资本主要由国家投入,全部资本或主要的股份归国家所有,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随着财政税收制度的不断革新,国有企业必须加强财政方面的工作建设,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有企业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是指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生产企业与各合作方的经济关系,是国有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有机统一。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相对完善,在税收这一部分也有了针对性的提升,但是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要财政税收体制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经济业务进行税种的调整与划分,坚持税收的经济导向性。国有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想要稳定发展,需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工作,调动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财务问题,进而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一、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现状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包括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参股公司,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的法人是中华人名共和国,企业的管理者无法直接行使法人的权利,这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带有政府的色彩。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为垄断性的企业和对民生影响巨大的战略发展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经营压力远远小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由此导致很多弊端。

(一)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漏洞

虽然国有企业的企业法人是我国政府,但是企业实际运营中的操作者、经营者却是企业的领导,这会造成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管理者利益难以完成协调,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国有企业的财务经营会受到很多部门的干预管理,这就导致内部出现非法财务管理的现象,致使企业内部的经济失衡,导致财务管理出现巨大问题。

(二)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权利集中性过强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区别于股份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正常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需要第三方进行审查,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却掌握在高层领导中,就会导致权力集中性过强,一旦高层领导出现错误的决策,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经济风险。同样,企业内部的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其他股东的决策权的体现。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和激励制度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力度不够完善,导致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发生财务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近乎毁灭性的风险。另外,缺乏监督力度会造成企业的“灰色经营收入”,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激励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调整

(一)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的重要经营内容就是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的部门比较多,企业运行流程相对复杂,所以需要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企业财务权利的具体划分,避免企业经营和决策权的过分集中问题,可以通过具体措施实施权利的分离和独立,针对企业在费用、薪酬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强化股东大会的决策性,进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国有企业的财政缴税方面,比较被动,所以需要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动态的管理,保证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严重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想要强化企业信息化的财务管理,需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财务人员实施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在财政税收的体制改革中,强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国有企业可以在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和企业的销售信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将原材料的采购流程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强化信息管理工作,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掌控,进而提升财务内部的工作效率,可以提升企业决策的效率,对财务信息的信息化管理,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和更新以及规划管理,这需要企业提升信息管理的专业性,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并不是我们理解中真正意义的出资人员,这就导致企业的内部监督出现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内部监督工作是管理人员的责任,但是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来看,没有人能够对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进行合理监督,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更是无法具体落实,使得监督管理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内部监督体制,需要国有企业实施严格的内部财务监督,加强税收的监管和审查,保证税收征管的合理有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的财务审核机构来对企业内部的工作进行审核和监督,进而强化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权责分离的监督体系,来划分工作人员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权、分责的形式强化监督工作,同时可以开展独立的监督部门进行内部的财务监督工作,加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建立监督体系的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员工的工作来进行,这就需要国有企业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的不断改革,国有企业必须不断进行针对性的企业内部调整,以此适应国家的财政方针。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所以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稳扎稳打,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所以,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建设工作,对虚假财务信息加大惩戒力度,强化部门对财务的监督形式,进而完善财政税收的顺利进行,克服国有企业特有的腐败、低效问题,以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国有企业财务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国民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