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2017-12-29 04:58徐云云
关键词:习语隐喻概念

徐云云,俞 珏



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徐云云,俞 珏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芜湖,213000)

本研究探讨了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源喻向目标喻的映射,建立了概念隐喻和习语之间的桥梁,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并分析其共同认知域,认为英语习语的学习过程中,概念隐喻能够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知识的理解,是理解英语习语乃至语言的有益补充。

习语; 概念隐喻; 映射

一、英语习语的理据

语言学家对英语习语的传统看法提出,其就是一个语义的整体[1]52,116-117,是从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衍生而来,意义也是无限制的。英语习语是有着时代背景的,在一定阶段和时期产生的各类符号。其语言模式与含义均是有理有据的,并非是随机分配而成,习语是既不可以被分割也不能与其他成分合成的语言,只能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单独的语言现象进行记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符号所具备的一种特点就是任意性,但习语遵循着自身的历史渊源。如若想要对其进行分析,先要了解“习语”的具体意思,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倾向性,想要为下个明确而被普遍认可的意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应用语言学朗文大辞典》为参考,其给出的定义是:An idiom is an expression which functions as a single unit and whose meaning can’t be worked out from its separate parts(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5)(习语是属于一个独立个体,其定义无法从词组的单词推断出来),即无法“望文生义”,也无法根据简单单词的含义推测出整个习语的定义。而Gibbs的观点是,将惯用语作为“死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只有少数惯用语是不可分析的(non-decomposable),例如:I told him that he should grow some balls and tell me the truth.其中grow some ball的英文释义是:to act some mature as a man(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998)(像个爷们儿一样出息点儿),类似习语grow some balls的还有许多,如by and large,rain cats and dogs等。习语就是英文语言中的精华所在,其数目客观,内容众多,易于受到思维方式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在我们的思维中所形成的定义通常是较为委婉而隐秘的,所以很难从字面涵义上解读。Gibbs认为,绝大多数的惯用语都是可分析的(decomposable),只要找到其背后的跨域映射的桥梁,就可触发概念隐喻的成功转换(后文将展开论述)。该理论应用广泛,也是英语习语学习中的主要构成。因此,二语习得者在学习习语时不能仅仅记住习语的表层含义并模仿运用,还必须知晓习语背后的文化涵义与语言结构,尤其是其表层特点及背后的隐藏意思,进而锻炼与提升在适当语境下运用正确英语习语的水平。

二、概念隐喻与英语习语

对习语概念的内容及其意义的挖掘不仅涉及到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底蕴,更涉及到“概念投射”的成功转换[2]30,我们不仅是“说”隐喻这样简单,语言表达的隐喻其本质就是深层概念联系的所产生的反应。按照传统认知语法的观点,所有语言单位都是形和意结合而成,而语义的不可分解性和超出传统语法的约束规则,使得英语习语的学习难度不断增加。如grow some balls,若将balls换成flowers或其他单词,该习语意义就会丧失。其结构也不能任意转换,如grow some balls不能在其中间插入任何一个单词或成分,否则将改变短语的意义。习语的产生是固有的,是由一定的历史文化积累而衍生而来。因此,其语法和结构不能随意被破坏,从这一层面来说,也正反应了习语的概念隐喻性是单向的、一次性的投射过程。习语利用源喻(source domain)以及所涉及的目标喻(target domain)之间的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过程来完成,而Lakoff&Johnson ( 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是最先提出了隐喻的认知理论问题的先到者,根据他们的观点[1]52,116-117,习语的产生是借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也就是说为了来达到更生动形象的表达目的,当然这也就是认为习语之所以可以分析和推测的主要原因。概念的含义是存在我们的潜在意识里的,也是因为该隐喻的理据和源喻理念存在于概念领域层面。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去表达新事物和新经验,而这种通过联想和加以类比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映射过程本身,就是从概念隐喻出发,到理解习语的基本过程。例如:Bob had a little money socked away so he didn’t have to live from hand to mouth.该例子出现了两个习语,sock away(存钱)和live from hand to mouth(勉强维持生计)。

语言形式Sock awaylive from hand to mouth 源喻Sock(袜子)hand(手)mouth (口) 概念喻把重要的财物藏在袜子里hand-劳动mouth-填饱肚子 语言形式的意义把袜子里的财物收起来自己动手,养家糊口 习语意义 Save money攒钱To have just enough money to live on then nothing left.勉强维持生计

基于以上习语的认知可以看出,抽象概念save money和To have just enough money to live on then nothing left是分别凭借具体概念sock,hand和mouth来进行认知的。这种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来理解其他抽象物体的概念的思维方式,即通过对习语的实体性映射获得该习语的大致含义作为语言的桥梁,使源喻的概念成功转达为概念喻,也就是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便称为是概念隐喻的实体映射,也就获得了习语的笼统含义。例如hand的概念仅仅限于人的身体部位,而“劳动”的本身的概念仅仅涉及到“人确保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方式”,单一的概念隐喻理解无法达成对该习语概念的完全理解,而概念隐喻成功联系连接着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域,充当着两个存在密切关系但完全不同的定义之间的媒介。例如,hand来表示“劳动”只是方便缩略,“劳动”也只是hand这一源喻所涉及的概念域的一个概念而已。隐喻联系中包含了数个独立的对应概念喻或映射,其中还包含很多源域和目标域中的独立角色,如“手艺”“忙碌”“紧张”等。而两个概念域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例如hand映射的概念喻绝不可能是离开“hand”本身意义的其他概念,其所折射的是人在长时间运用语言阶段中所形成的一种扎根在脑海内的概念,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随着认知的不断发展,概念的数量也不断被扩充,在语言上[3]7,大脑中的词库是有序地排列来面对杂乱的客观世界,因此,大脑总是在记忆中搜寻已存在的概念,人脑中的概念也会进行有效地分类,根据新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在记忆中搜寻与新事物有固有的和已建立的联系的事物,使它们发生关系,形成固有的概念领域。以这种方式,人脑总是自觉地选择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方式进行存储和记忆的方式形成固有的概念领域,即一个新的概念范畴,从而生成新的隐喻。仍如习语 live from hand to mouth,表示“劳动”的”和“填报肚子”概念与人类的身体部位“手”和“口”发生联系,从而对客观世界的表征语言和表象概念进行认知和加工,达到映射的成功实现。这说明人脑的认知活动是在已有的记忆的基础上,也就是已建立的概念域基础上以最节约有效的方式进行加工的,而不是随意建立的联系。

但在现实生活以及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因为主体之间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等认知语境都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只有学习的主体与该习语背景有共同的体验,概念隐喻才会被触发,由此可知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的共性,要在各个主体之间真正找到共同的认知语境并非易事。如上所述,习语是富含文化底蕴的产物,这样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概念隐喻文化存在差异。如sock away,说话者必须要有“把重要的东西藏在袜子里”这一背景概念的体验,才会触发“攒钱”这一目的领域,若是没有对该习语隐喻背景的理解,那么就会“望文生义”,理解成“把袜子放一边”的错误概念,而不会想到“攒钱”这一正确意义,从现实到抽象的映射过程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激发各人在认知领域的共性概念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理解英语习语的前提条件之一。例如,hand所激发的概念喻是“劳动”,mouth所激发的是“吃饭”,这样的共性概念需要被激发才能成功进入跨域映射。例如,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生于富贵人家的孩子),在西方文化中,银器象征着“富贵”等阶级身份,而在中国通常都是管理财务的人才保管着钥匙 (尤其是古代),因而“金钥匙”在中文里象征着“富贵”,尽管两者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无论是“银汤勺”还是“金钥匙”,它所折射的概念域都是“富贵”,因此,一旦激活“银汤勺”的概念喻,习语的答案便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得知,尽管个体的认知语境差异较大,但只要借助概念隐喻背后共同的认知语境,对习语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4]112。下面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以及数据分析说明概念隐喻在习语学习阶段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

三、实验方案

(一)实证研究

受试对象芜湖市第十二中学高一3班和 4班 受试人数 84 人 /班 传统方法讲解并测试 5分钟 受试时间30分钟一周后测试10分钟 用概念隐喻方法讲解并测试 5分钟 一周后测试 10分钟

该校高一3班和高一4班是受试组一与受试组二。两班学生人数相同,各为42人,入学成绩相当 ,在高一第二学期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英语单科的平均分成绩相当,因此其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二)实验步骤

受试组一使用以往较传统的方式进行英语习语的教学活动,老师和学生借助《习语组织者》中涉及的10个习语,不过老师并未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导入性说明,反而是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例如探讨、朗读、定义、习语划分、背诵记忆、画图、讲故事、游戏、图片、视频等一系列方式。而受试组二采用概念隐喻的方法对英语习语进行教学,期间不采用传统方法的教学模式。等测试完毕后进行数据采集。一周后,再次对受试组一和受试组二进行检测,再次采集数据以观察学生对习语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的差异,以观察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会对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中产生不同的刺激性影响。

为了清楚表明传统方法教授习语和使用概念隐喻的教学方法之间的分数的差异,我们对两组的不同教学方法的测验分数都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配对样本 T 检验。如下表所示,在受试组一里 t 检验中,p 值小于受试组二,这表明两组学生的测验分数有着显著的差异,再对比一周后两组的T检验结果,我们发现一周后T值差异更大,差距更明显。

受试分组统计表 Group N Mean Std.DeviationStd.ErorMean 传统讲解测试1 42 11.600 0 4.083 34 0.913 06 2 42 12.000 0 4.679 18 1.046 30 概念隐喻讲解测试1 42 77.600 0 9.832 28 2.198 56 2 42 91.000 0 6.488 86 1.450 95 一周后受试组一测试1 42 63.100 0 11.451 96 2.560 74 2 42 72.400 0 5.697 64 1.274 03 一周后受试组二测试1 42 38.200 0 8.941 92 1.999 47 2 42 47.800 0 7.466 42 1.669 54

(三)实验结论

从上述分析能够发现,概念隐喻法相对比以往教学方法来说,不只是可以推动英语习语的习得,而且可以使学生对习语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入,更透彻,说明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的语义生成和解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受用于“不可分析”的习语教学,因为“不可分析”的惯用语不是单纯的简单词汇,是概念隐喻的产物,其背后涉及到许多学生未知的概念领域。此外,二语习得者可能会在概念的抽象含义和具体含义方面遇到问题。若这些未知概念领域需要被触发,跨域映射的成功转化才会被激活。受试组二一周后的测验数据给我们的启发是,他们对十个概念隐喻已被触发的习语的遗忘率更低,反之其在未来对该十个英语习语的使用率则将高于受试组一,因此证明概念隐喻具备科学的理论意义,更具备现实价值,如上所述,遵循一定的次序,将学过的概念域启发新知识背后隐含的概念隐喻,习得英语习语的过程和效果会更加快速和有效。关于习语学习,先是建立词语表面的相互联系,刺激概念隐喻的跨域映射过程,从而有条理地从词汇、表达到习语的依次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要比任意性的学习更有效率。

结语

概念隐喻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脑海中。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是基于这些潜意识存在着的概念隐喻,透过概念隐喻对语言的分析过程,我们人类才会对事物的把握和体验更丰富和准确。从上述具体的实验数据中能够发现,概念隐喻知识在英语习语的产生与定义阐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能够明显看出,概念隐喻法是一种有效认知方式,它能帮助学习者迅速建立目标习语的概念,尤其适用于中学的英语习语讲授活动中。尽管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的优势,两个受试组刚开始的T值差距并不是太大,但是一周之后发现,将概念隐喻运用于习语的讲解中,其优势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法。也进一步证明了,习语与概念隐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这一问题也将根据受试者的语言熟练程度而被定义,未来的相关研究中有必要将这一难点和参数考虑在内,也可以实验探讨二语习得者在英语习语习得过程中能否自主地使用概念隐喻。从实验数据中也进一步证明Lakof与 Johnson观点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语言就是存在隐喻性的。人在认知世界与语言学习的阶段中,由于缺乏明确类别概念与抽象化语言,缺乏将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比与想象来了解二者之间的类似性,所以,我们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将其化作认知工具和分析方法,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隐藏于其身后的概念隐喻系统,从而实现源喻到目标喻的跨域映射的成功转换。根据认知语法下的认知功能,概念隐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结构型、定位型和本体型。未来的研究也可以探讨以上三种概念隐喻,研究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是如何与习语的动机相关联的。根据 Trosborg的观点[5]112,二语习得者理解隐喻性习语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二语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尝试根据受试者的语言熟练程度进行分组,分别探讨通过概念隐喻学习习语的问题。

[1]Lakoff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Chicago Press,1980.

[2]Vyvyan Evans & Melanie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3]L 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J]. Metaphor and Thought, Andrew Ortony (ed.):202-251,1993.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nglish Idioms

XU Yun-yun,YU J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13000,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the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A bridg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idiomatic meaning is established by cross-domain mapping of metaphorical metaphor. By describing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analyzing the shared cognitive domain,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the course of English learning,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y a maste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which proves to contribute to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idioms.

idioms; conceptual metaphor; mapping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6.09

H05

A

1004-4310(2017)06-0043-05

2017-10-12

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现状及教改研究”(JG13022)。

徐云云,(1992- )女, 安徽芜湖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俞珏(1981- ),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习语隐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