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建礼,王玉红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 10003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40多项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环境政策、法规,政策出台力度前所未有。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已写入十九大报告,写入党章。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重大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环保管理工作已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变。
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振奋人心的新目标,也是催人奋进的行动号令。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近几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被称为“带牙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三大行动计划等的实施,推动了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了环境监测行业快速发展。如:《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等的实施,推动了环境监测行业的重大变革。
第一,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为推进环境监测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改革开放后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第二,十九大以后,国家将强化环保投入保障,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强化基础能力保障,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监测体系;强化国际合作保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出去,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第三,“总理基金”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河长制”将进一步加强各地政府对水质监测的重视、“VOCs排污收费”等将拉动环境监测市场需求。
第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为推进工作释放了改革红利,增添了强大动力。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许多环保历史欠账的存在,辩证地看,也为加快推进工作提供了空间和余地。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实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制度,为监测市场释放了很大空间。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圈”,使环境质量改善监管集中可控,保证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执行力,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推动监测行业发展。
第五,国务院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提出了环境监测要“全面布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总体要求。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等多项举措,逐步构建了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规范了环境监测的行业行为,提升了监督管理水平。
第六,《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自动监测仪器关键技术参数管理规定(试行)》,以适应监测事权上收后环境监测管理新要求,规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和维护,保障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七,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测,逐步建立健全公众监督与环保监管的联动机制。环保部印发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造纸工业》等环境监测标准,将进一步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促进环境监测仪器更新换代。按照环保部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发布约800项环保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约100项,环境监测类标准约400项,环境基础类标准和管理规范类标准约300项,涉及18项环境监测仪器与设备标准,环境监测标准将进一步健全。
第八,《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国控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
第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是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中央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高度重视。《意见》对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环境保护部落实《意见》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围绕环境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检测、社会化服务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的监测领域,从2018年起,连续3年组织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专项行动,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严肃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顶梁柱”,《意见》为理顺环境监测体制、解决环境监测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国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能满足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而环境监测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2000年,我国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主要是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和废水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从业单位不足20家,主要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国内企业较少,且企业规模小、产品集中度过低、产品雷同、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等。2006年,我国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约100家,企业数量增加,但规模小、产品集中度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仍没解决。从2007年开始,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13年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环境监测行业除个别配件外,都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为更好了解行业发展的概况,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从2010年开始,在会员单位中选取部分企业进行统计,目前从事环境监测生产的企业超过200家。2010~2016年,参与统计的企业约62家,这些企业销售总额约占整个行业的85%以上,且数据的可比性较高。2016年,共有61家企业参与了调查工作,其中,国内企业为55家,约占统计总数的90%,这与2015年参与调查的企业数量(2015年为62家)基本一致。
调查企业类型涵盖了环境监测仪器的制造商、集成商及服务商。参加调研的企业为环境监测行业内各个领域的主要骨干企业、国内各个省、市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具有充分的行业代表性。
监测仪器类别包括环境空气监测仪、烟尘烟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颗粒物采样器及数采仪5大类,基本覆盖了监测仪器的类别。
在对企业进行调查时,重点对“产品年销售量”“年销售额”“行业结构”及“从业人员数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环境监测行业内各个领域的主要骨干企业、国内各个省、市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均参与了本次的调查,具有充分的行业代表性。
图1 2010~2016年环境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台/套)
图2 2010~2016年烟尘烟气监测仪器销售数量(台/套)
图3 2010~2016年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销售数量(台/套)
图4 2010~2016年水质监测仪器销售数量(台/套)
图5 2010~2016年采样器销售数量(台/套)
图6 2010~2016年数采仪销售数量(台/套)
从图1~图6可看出:
(1)2010~2016年,除2013年外,环境监测行业销售量持续增加。2016年,我国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共计40,863台(套),比2015年增长6.2%,这充分体现了随着“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在各项新的环保政策的指引下,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市场得到了稳步发展。
(2)烟尘烟气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2010~2013年约1万台/年,2016年超过1.5万台,比2015年增长11.0%。受《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政策的影响,相信在未来几年内,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年销量依旧会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3)环境空气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2010年、2011年不超过500台/年;2012~2014年不超过1500台/年;2016年超过4500台/年。
(4)水质环境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除2015年近1.3万台外,其他基本都在1万台/年左右。
(5)采样器年销售数量,在2014年前基本在1500台/年左右,2016年超过4500台/年。
(6)数采仪年销售数量从2013年开始持续增长。
(7)2016年,烟尘烟气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最多,环境空气类、采样器设备、数采仪类的增长均超过20%。水质监测设备在2016年仅销售了10,384台(套),同比下降19.8%,这主要体现在氨氮分析仪、溶解度(DO)仪和浊度仪销售量的下滑,其中氨氮分析仪的销售量下降最大,主要体现在河北及河南等几省。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质监测设备的销量依旧会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2016年,行业的年销售额突破64亿元,同比增长了1.59%。
对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见图7),从统计看,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7.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销售额占行业比例也由2012年的17%增长到2016年的36.4%。由于龙头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成套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多样化,其环境监测产品的市场份额将稳步增长。
图7 2010~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产品年销售额及行业龙头企业销售占比
调查数据表明,2016年,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销售量占比最大的是烟尘烟气监测设备,占总销量的36.8%;其次是水质设备、数采仪、环境空气监测设备及采样器分别占总销售量的25.4%、15.2%、11.3%和11.3%(见图8)。从地区销售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的销售量占到了总销售量的38.1%,销售量由2015年的10,777台(套)增长至2016年的15,575台(套),同比增长44.5%(见图9)。
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监测仪器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行业从业人数超过1万多人,比2015年提高了14.0%(见图10),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人总数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5.7%。随着高端人才的涌入,将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图8 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产品结构
图9 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地区销售结构
图10 2010~2016年环境监测行业从业人数情况
我国已从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智慧环境已成为环保管理的必然要求。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发展,促进环境物联网和预测预警技术的发展。
(2)基于大数据的环境数据分析处理应用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源解析,找出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有效管控,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3)大气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向高精度、高稳定性、小型化方向发展。
(4)灰霾、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烟雾、污染源排放特征污染物、水质综合性指标、微生物等非常规指标在线、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的发展。
(5)基于常规分析方法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监测人员劳动强度,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6)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技术等新技术在便携式现场应急快速检测仪器上应用。
(1)环境服务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近年来,“谁污染谁治理”正逐步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将治理委托给第三方,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得到试行,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正在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在环境公共领域,也同样,政府由购买环保产品、设备和工程向购买环境服务和环境质量转变。
(2)从生产销售仪器向仪器运维等综合服务方向发展。
(3)服务商逐步分为综合服务提供商和单项服务提供商。综合服务提供商向平台公司发展,主要以投资和收购的方式,构建覆盖规划、建设、运营一体的环境综合业务生态链,实现行业性覆盖。单项服务商以特色核心技术和服务产品为综合服务提供商提供业务配套,区域性特点较强。
(4)仪器制造商逐步分为大型制造商或大型系统集成商和大量掌握特色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创新公司。公司的发展以投资和并购方式相互发展,没有创新或核心技术产品的公司将失去发展的机会。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散乱污、量大面广的无组织排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仅靠环保或政府监管部门的人工排查和监管,已力不从心。只有依靠科技手段,精准找到污染的源头,科学施策,对症下药,才能让每一处污染无处遁形,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决策。
(1)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营企业的管理,行业协会可以配合政府做好规范市场的有关工作,确保企业监测的准确性。
(2)加强技术创新,减少对外技术的依赖。国家鼓励企业、科研单位研发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材料,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的积极性,提高监测仪器质量和监测数据的质量。
(3)加强人才培训,提升行业整体素质。随着监测市场的快速发展,现有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行业协会要通过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培育市场急需的环境监测人才,以适应监测事业发展的需要。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尽量避免低价竞争、恶意竞争等扰乱市场发展行为的发生。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王玉红。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新长征,2017,11:6-27.
[2] 迟颖,马忠锟.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7,7:8-14.
[3] 迟颖,王海新.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4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5,7: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