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光电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王向阳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光电通信作为一种新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光电信息通信的传输、发展以及设备的分析,对其应用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能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力求为光电通信的普及与发展指明方向。
光电通信 数据传输 可靠性
光电信息技术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有效地扩展了人类自身的视觉功能,促进了人类视觉探测的光谱延伸、阈值扩展。使视觉的光谱长波限达到40微米、以及亚毫米(太赫兹)波段;短波限延伸到紫外、X-射线、γ-射线乃至高能粒子。探测阈值达到和接近光子探测的极限水平。另一特点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大的频宽、信息容量和极高的信息效率。光电通信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信号并重新发送信号,使其能够进一步行进,通过克服由于光纤的衰减和光信号的失真而引起的损耗来扩展光通信链路的范围。使得信号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并且穿过障碍物。当信息承载的信号通过通信信道时,其由于功率损失而逐渐失真。在光电通信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线路时,数据信号电流功率在铜线电阻中随热量而耗散,线越长,损失的功率越多,并且远端处信号的幅度越小。因此,使用足够长的线路,在另一端的数据传输将不会被接收到,形成信号盲区或者场强弱区。在光电通信信号中,因为光电通信设备与实际物理信号一起工作并且不需要解释正在传输的数据,所以它们在物理层上工作。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在通信领域综合光波分复用技术,光弧子通信技术,光纤接入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
有线光通讯(光缆)正在替代电缆通讯,空间无线光通讯正在研制和发展之中,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光网络)的多台计算机来传输和处理大容量信息。使超快速现象(核爆炸、火箭发射等)可以在钠秒、皮秒、以致在飞秒量级记录变化过程。光电通信设备决定着光电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将通信线路的暂稳态运行与中继环节的保护结合起来,这个贯穿于铁路信号系统的维护处理过程中。对于线路的调整需要特别留意,信号传输效率与具体线路相关。在突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好信号强度,紧急状态下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保障其稳定运行。通过光电通信设备,信号系统可以在更长度距离进行工作并且避免失真,在完整的运行流程中,数据的同步性与稳定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光电通信设备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是极为重要的,新技术在信息方面的应用已经大大改变了信号产生与传输的方法,光电通信设备安全传输这一技术的可靠性对于光电信号的传输还是必要的。
光纤电缆是一种具有被管状绝缘层包围内部导体的电缆,其被管状导电屏蔽围绕,但并没有完全进行信号的封闭,通过间断开孔的方式将电磁信号传输至外部空间,从而有利用设备的信号接收。光纤电缆不同于用于承载较低频率信号的其它屏蔽电缆,因为电缆的尺寸被控制以提供精确而恒定的导体间距,这是其作为传输线有效地起作用所需要的。光纤电缆使用由绝缘层包围并且部分屏蔽包围的内部导体传导电信号。通常,光纤电缆屏蔽层保持在低电位并且将信号承载电压施加到中心导体,电缆的特性阻抗由内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和内外导体的半径确定。光纤电缆的缺点在于不能忍受来自环境的干扰弱信号,只能传输耦合到相邻结构或电路中的较强电信号。以往的光纤通信传输方式仅限于少数的传送波长,如850nm、1310nm及l550nm的光信号。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中,进一步使用波分复用(WDM)的技术-使用一条光纤传送不同频率(波长)的光信号,以增加光信号传输的容量。使传输波长的间隔变小。
光电通信设备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易用性、稳定性、快捷性受到广大通信行业工程人员和调度控制人员的欢迎。我国各层次的开发研究人员正不断地改善当前光电通信设备技术的应用环境,为了充分利用光电通信设备的价值,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各方面应用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探究,在合理的体系中力求光电通信设备价值的利用最大化。大量用户的使用同时对其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光电通信设备技术对于铁路通信的发展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信号系统建设是一条光明而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难题与挑战,这个任务长期而又艰巨,需要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不断地进行总结归纳。为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而进行大胆革新,利用创新思维进行现代化建设,大踏步地实现光电信息传输的智能化高速发展。
[1]王建设.64D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模拟试验方案[J].铁道通信信号.2013(06):15-18
[2]骆燕胜.单片机仿真64D半自动继电逻辑关系[J].铁道通信信号.2013(02):12-13
[3]赵丽.列车区间闭塞方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25-28
[4]杨继祥.半自动闭塞电缆改光缆工程施工设计[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9(0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