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15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公开招生,当时只有18岁、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从六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立即引来许多赞赏的目光。一时间,潘天寿有些飘飘然,觉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成为班里的学霸,便开始变得骄傲自大,从来不和那些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交流。
一天,在上美术课时,老师李叔同要求同学们画一片枫叶的素描。潘天寿画惯了国画,非常不习惯素描的笔法,但他并没有虚心请教同学或询问老师,而是自作主张地用国画的手法画了一片枫叶。潘天寿认为,以自己的绘画功底完全可以得到满分100分。
然而,等作业发下来时,潘天寿只得了60分。不服气的他立即找到李叔同问原因。李叔同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从桌上拿起另一个同学的画作递给到潘天寿看。潘天寿一看,这幅作品不仅画风润朗,而且线条鲜明,确实比自己的画作优秀许多。等他再看署名时才发现,这幅得了100分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自己从来看不起的同学之手。这时,潘天寿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叔同趁机提醒他:“要想学到真本事,除了自身的天分外,还要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多向他人请教,补足自己的短板。”最终,在李叔同的教导下,潘天寿变得谦虚内敛,乐于和他人交流绘画经验,其绘画水平取得了极大提高,为其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四大家”之一打下了基础。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也总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因此不能因为骄傲自大而错失了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