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勇 镇江市教育考试院
提高高中生信息技术课上的动手能力
于学勇 镇江市教育考试院
在当前的高中阶段,作为信息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动手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动手能力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高中生 信息技术课 动手能力
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在高中教学中要能够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由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需要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课程,而其中动手实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部分。因而要想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作为高中信息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操作为核心,来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在这门学科上的潜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其可以从计算机的生产、发展以及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常识来进行讲解,另外,教师可以将当前使用的计算机与国外的计算机进行比较,这样能够在内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作用,从而能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开展相关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学习键盘操作和鼠标操作时,可以让学生玩“打地鼠”等相关的游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本操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气氛。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术性以及应用性。因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其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训练以及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在教学中,对于时间操作训练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否则无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再丰富,都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word相关基本知识时,其可首先向学生讲解有关word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教师在不断的加强学生在word相关操作中的实践动手训练,在实践训练后,教师要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于操作没有达标学生,其要重点加强这些学生的动手训练,进而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重点注重实践操作而不是仅仅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信息技术课中,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其喜欢的任务,这样能够给学生留有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空间。对于一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比较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时,大多都会知难而退。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对于任务型教学,就是给学生分配明确的任务,给这些学生一定的压力,这样能够让他们自觉的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实施任务时,其要注意四点;一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二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三是要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四是,选择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通过计算机演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空闲时间中,学校要经常开放机房,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时间进行练习,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适当的开展计算机兴趣班,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当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创造出作品时,教师要能够将其在班级中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能力得到认可,同时激励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上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来探索所学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创造好的成果。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作为教师,其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综合上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仅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开阔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在本文上述中关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动手能力的对策,作为教师要能够根据其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通过这些对策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1]商永柳.提高高中生信息技术课上的动手能力[J].亚太教育,2016,13:71
[2]滕英姿.初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素质与动手能力[J].学周刊,2012,2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