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健 徐佩锋 唐彦儒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吕健 徐佩锋 唐彦儒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我国早在党的十七大会议当中就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更是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而当代的大学生无疑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因此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缺乏针对性,没有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更加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本文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介绍,结合通信类专业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重点说明。
专业融合 课程分类 课程模式 规范化建设 moocs
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开拓眼界,为创业打下基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化;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专业知识融合,更加无法构建完整的专业创业创新课程体系等问题。首先,从对创业创新的认识方面,认为创业与创新就是宣传创业理念,为学生开创企业做准备。或者认为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这是对创业创新认识的不足。创业创新教育理念具有深厚的底蕴。是为了从品质、从性格、从思想上打造人才,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的理念,具备创业的能力。而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开创企业。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打破固有思维束缚的能力提升。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采用选修课的模式,主要讲解的是金融、会计、工商等专业的知识。这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微观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创业创新教育的内容。进一步说,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不足,更不要提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了。这些创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而打造专业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2.1 理清通信类专业创业创新教育的目标
通信类专业的创业创新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不同通信企业的“老板”,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力包含通信的专业技能、在专业领域中解决问题,创新方法的本领,以及规划通信项目的能力。从思维角度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学习并积累经验但又能够灵活应用,打破固有模式的桎梏。
2.2 构建通信类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
许多高校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获得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复旦大学成立的专门的创业团队,一些综合类院校创建的创业学院等等。这些可以在课程体系的实践环节,进行应用。给学生实际创业实践的机会。尤其是通过通信企业、通信技能的实践进行财富的创造。
2.3 创建通信类创业创新教育的大纲,实现规范化课程体系建设
要形成课程体系,就必须让课程有机的结合,进行相关的材料储备。对于课程体系来说,课程大纲就必不可少,而当前很多的创业创新教育就不具备这些关键的文件材料。所以课程大纲的制定,规范化的课程体系管理流程必不可少。
2.4 与通信专业知识融合,形成有机的阶梯式课程教育模式
通信专业课程通常要进行划分,划分成基础素质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以及专业技能课程或者说是核心课程。而创新创业教育在不同的课程当中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在职业素质课程中,应该具备团队融合精神、勇于担当的品质培养。敢于完成任务,乐于接受工作的创新创业素质。在基础课程中,如通信设备的认知,通信技术的实践中,创业创新教育发挥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一些技巧的总结,新的实践方法的尝试,不断的用更高效率的方法去实现通信过程等环节。在核心课程中,可以锻炼通信项目的规划,通信项目任务的创新管理方法等等。创新创业教育在不同类型的通信课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更加在不同的阶段,呈现阶梯式的培养。例如对于低年级的通信专业人才,侧重理念和知识的理解的新方法,新思维。高年级则侧重项目的规划,整体的管理,乃至开创企业的思维培养。
2.5 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打造多样化课程
选修的课程模式可以使用,但不应该是单一的选修模式,要加入专业化创业创新课程、积极的打造创业创新教育中的精品课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创业创新课程互动平台的打造,建立创业团队,不仅仅从实践课程入手,还从实际的创业创造财富来实现理念的落实。更加可以通过MOOCS等类型的课程进行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的开展。
[1]毛国涛.浅析创新创业教育“1+N”课程体系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朱小峰.高职院校以教学改革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1(13)
[3]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4)
[4]徐美燕.创新培养模式“批量生产”创业人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5]丁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读天下,2016(10)
本论文系: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课题名称:《通信类高职学生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XZZW201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