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汤易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对策
贾汤易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对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针对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有线电视网络 三网融合 大数据 云平台
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中国的广电有线网络技术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范围内的有线电视网络的联通平台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网也全面展开了试点试行工作,智能化、宽带化技术标准体系日渐完善,在云服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技术也在广电有线网络技术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伴随着发展,许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仍要大力的推动广电网络的发展,促进广电网络行业与新技术的融合。
1.1 有线电视网络联通平台的建设取得大幅度推进
第一,新一批广电相关业务、三网融合业务得到了经许可牌照和运营资质,其中包括:全国有线电视节目传输、因特网接入服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网、网络托管等。4K付费频道、导视业务、国内通信设施等业务也都在申请中。
第二,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联通标准体系初步完善,本体系的覆盖范围包含了4个专业、11个二级类别、以及41个三级类别。对于原有的业务和平台进行了兼容和吸收;统一了技术终端标准,对原有的省内认证进行了汇总;跨域互联,统筹地址分配使得整个网络更加安全有效;在客户服务与维护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的体系。
第三,先导项目启动,这一项目主要由国家广播电视干线网、广电云平台、媒体内容和融合服务组成。
1.2 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网进行试点试行工作
现有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技术是由广播科学研究院主导研发的。其中包括广电无线双向网技术,这一技术目前也在进行试点研究工作。
《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规模试验》,《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网络的协同覆盖、组网模式及业务运营模式研究与规模试验项目》以及《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网技术研究与业务示范》等相关工作都由不同的企业与研究院共同承担试点研究工作。
1.3 智能化、宽带化背景下的技术标准体系
《NGB有线智能融合终端总体架构行业标准》于2015年3月发布,这一标准整合了多种多样的个人互联网业务,更加符合当代人对互联网广电业务的需求,也为各大运营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采集渠道。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2.0软件》发布之后大力的推进了广电终端的各项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假以时日,这些工作也一定能为中国广电网络带来长足的发展。
1.4 新兴技术在中国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①云服务平台,随着云服务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都逐渐建立起了有线云服务平台,虽然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但这仍是新技术与广电网络融合的体现形式之一。
②大数据虽然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但对于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来说,大数据技术对于收视调查、网络管理以及用户偏好分析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虚拟化技术在广电网络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
④多方式发展的接入网改造,光纤的应用越来越多,FTTH技术也得到一部分省份的重视。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中WIFI网络的覆盖、用户终端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一)广电网络区域分割,前端业务多样无统一标准,新业务接入难度大。
(二)双向宽带网络的建设速度过慢,各地升级技术标准不一致,难以统一规划建设。
(三)有线电视终端仍没有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
(四)现有的宽带技术对难以满足大量用户需求。
(五)网络融合背景下现阶段仍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
从目前来看,广电网络伴随着互联网与大量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走向更具深度、更具广度以及跨越度的趋势中。
(一)宽带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对视频节目的清晰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压缩编码和宽带容量的要求也更高。
(二)电视业务日趋多样化,不再受时间限制。
(三)传输媒体多样化,用户可自由选择便捷的传输渠道与平台。
(四)云服务平台的发展使得广电业务的服务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五)虚拟化定义网络。
(六)传输网络速度大幅提高,智能终端实现标准化,业务更加多元,管理模块更加细致也更加科学。
首先应进一步加快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提高现有系统的承载能力,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政府以及主管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促进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广电网络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广电网络中来,只有这样中国广电网络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不被淘汰。
[1]王飞,高见,周志强,周毅.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对策[J].有线电视技术,2016,06:9-13
[2]王海鹏.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