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融入音乐课堂

2017-12-28 13:37殷烨��
考试周刊 2017年5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音乐课教育

殷烨��

摘要:教育基于真善美,直抵人的心灵,而音乐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通过音乐这个媒介,让学生处处发现美,感受到美,深化其自身人格。

关键词:音乐课;审美能力;教育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春总是美的化身,一种自然的美,也是一种艺术的美。此首小诗为某尼悟道之诗,我想我可以将其理解为: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在日渐烦躁的社会,已经很少有这份从容去欣赏美,去体验美,行色匆匆的路人为整个城市上空蒙上深灰的纱布。总有人津津乐道地说“这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确实如此,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心中缺乏审美的情感。这审美情感或许是与生俱来,但在社会的熔炉里早已褪色不知去向。我们总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也逐渐被铸就成麻木的机器,他们需要美的熏陶,他们的眼睛需要被培养成发现美的明镜。

所谓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正业”必须伴以“居学”,“居学”正是巩固“正业”,二者相辅相成。在考试压力,学业负担下,如何将音乐幻化成真正的音乐,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其审美力,而不是成为另一门课程,这是我作为老师以来一直钻研、学习、奋斗的目标。

一、 塑造教师之美

作为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才能让学生“亲”与“信”。课堂上,教师是一条主线,他牵引着几十个孩子们的思维活动,音乐教师由内而散发的艺术气息的美是最能打动孩子们的,再者,音乐教师如果不能在音乐中找到美的闪光点,那如何能要求学生演唱得动听,演唱得更有感情呢?那些所谓的动听些,强一点,弱一点都是毫无意义的说辞和表情记号,音乐无法通过这些生硬的标记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主动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联想,去体会。

要在音乐课上打动孩子们,首先音乐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素质修养,如果只是会唱唱歌,那就谈不上素质修养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音乐老师就必须既要善歌,又要善教,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专业修养那必须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为上者,着实无法选择,但次者却不是无法触及。教师给人的概念应该是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我们是音乐老师,不能停留在会唱歌的层面上,我们不但会唱,还要懂它,从曲作者了解到创作背景,从曲式分析了解到声音表现,每一个小细节都处理完善了,那音乐老师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就会流露出来,学生在一堂音乐课中感受到了音乐给老师带来的美的体现,同时也享受到了音乐之美。

二、 营造氛围之美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课堂氛围似乎越来越难以把握准确。新课程下的课到底该如何来上?在一系列的公开课、评课选优活动中,各位老师大展其才,各种课件眼花缭乱,各类道具新奇百怪,各式动作夸张离奇,各色语言华而不实……各种公开课竞相成为走秀课,这样做到底能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呢?孩子们的审美情感,音乐情愫到底是被音乐本身给感动还是被这些新奇的课堂氛围给吸引呢?

尤其记得小时候自己的音乐课,那时候没有太多的现代化设备,但我却能牢牢记住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对于有些甚至印象深刻,那时候的老师,一支粉笔,一架钢琴,难得才会播放录音卡带。可是现在,多媒体贯穿于课堂,为了追求新课程的综合性,各种噱头也在课堂一一呈现,但一学期以后,竟发现孩子们对上学期所学的歌曲基本已经印象模糊,甚至毫無印象了。这不得不使我们这些老师反省思考。新课程,到底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课改的三维目标本来很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由于自己的理解过浅,过度的追求课堂氛围,师生本末倒置,引起我们的课堂愈发浮躁,我们需要一个完全属于音乐的审美空间,而不是一个浮躁的课堂。

因此,在我执教这些年以来,为音乐课创造出一个适可的氛围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将音乐作为课堂的主题,老师和学生在音乐中共同去欣赏,共同去发现。我追求着朴实自然的课堂氛围,反对华而不实的外包装。三年级音乐课《共同拥有一个家》的歌曲,叙述了孩子关爱被丢弃的“布娃娃”的生动故事。这一孩童化的典型事例,代表了全社会对弱势成员的关怀,我希望孩子们能将对布娃娃的关爱以及给予弱势成员的鼓励之情演唱到位,但过分的语言强调,情绪提醒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课程伊始,我便打开教室窗户,当时正值入春时节,风凉飕飕的,风冷冷地吹进教室,此时便反复播放《共同拥有一个家》的背景音乐,再给学生讲述这一个生动的故事,无需过多的渲染,我相信音乐的本身一定能给予每个孩子以不同故事画面。当学唱这首歌时,已经无需太多表情符号的提醒,孩子们却能真真实实的将我课前所制定的情绪目标演唱到位。所以我想,课堂氛围真实自然才是最重要,太多的包装反而愈显累赘,我们要相信音乐本身,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感受,而我们的包装一定不能。

三、 深化个体情感之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语境:一说崇高就有人说你虚伪,一说悲悯情怀就有人说你矫情,一说风雅就有人说你附庸风雅。中国人为什么要拒绝感动?拒绝真实情感的流露呢?在课堂上尤其如此,仿若进入课堂,所有孩子就应该或许必须应该千篇一律,我们以种种的纪律压制他们,没错,课堂内需要有纪律,没有秩序的课堂那也是失败的,但是,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还不断要求一个标准答案那就太牵强附会了。在给孩子们欣赏乐曲的时候,许多音乐老师总会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节奏如何?速度如何?给你什么感受?答案也总不外乎于“情绪快乐的,悲伤的,欢快的,优美的……”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标准吗?在乐曲伊始,若发现底下有窃窃私语声,我们老师总会厉声制止“不许讲话,不许讨论,坐坐端正……”什么时候这已经是学校的成名句了。因此打开音乐教室的门,大多数孩子“容止若思”。我们培养出的所谓的优秀学生也都像保密局干部一样,举手投足都是矜持的气质,这难道就是我们工作结出的“硕果”?

要让感觉审美是游戏而不是负担,这也许是关键。审美的范围方式很多,如何培育,不管不问不行,操之过急更使不得。把不喜欢钢琴的孩子固定在钢琴凳上,那会让孩子养成“审美厌食症”。我们早已告别了康德式的对纯粹精神韵味的追求,一系列快餐艺术将我们的生活所包围,我们已经做不到让学生“观千曲而后晓声”的地步了。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个体情感发挥到极致,那就需要我们老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极尽所能让学生由音乐的牵引自由去想象,去体会,去感受,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急着为这些见解给出正误评价,因为没有人能给音乐下定义的,我们应当为他们的独到见解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可惜,作为我们应试教育下的学生,鲜有机会参与各种有意思的画展,芭蕾舞的脚尖也很少能踩在我们心里的那片土地上,交响乐也不普及,但是,我仍然要说,为微小的美好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是因为,教育基于真善美,直抵人的心灵,教育直接面对每一个正在生长中的生命,只有将美贯穿于教学中,使孩子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能通过音乐这个媒介,处处发现美,感受到美,深化自身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播撒与邪恶对峙的种子,并继续最终摧毁邪恶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音乐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