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田田
2014年,教育部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我认为数学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会“三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通过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们都能在愉快的数学学习中实现终极目标。
一、构建生动的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有效地诱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联想,诱发再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原有的经验发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意义建构。例如,教学一年级《确定位置》时,教师创设了让儿童为一幢楼房的住户编房号的情境,2层的同一住房,学生从左往右数,编为“203室”,从右往左数,则编为“202室”。但仔细一琢磨,顿时又产生了“疑问”:“自己家只有一个房号啊”。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两种编法虽然都正确,但是同一幢楼房内同一住户只能有一个房号,否则会造成混淆。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平等、和谐、信任、宽容的学习气氛中探究新知、掌握新知、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数学理论知识是抽象化的,而学生喜欢接受的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把生活当作学生认识和发展数学理论知识的舞台,让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这些来自生活实际的具体的数学事例中,获得数学知识并提升思维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有学生针对角的概念问:“为什么用‘围成这个词,用‘组成不行吗?”这时教师不予以直接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通过画图去体会验证“围成”与“组成”的不同含义。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又解决问题,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效。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从生疑到释疑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有效教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发展、探索的机会。如在教学《认识米 用米量》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对“1米”有多长进行深刻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猜测黑板的长度。这样,学生在猜的时候就胸有成竹,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然后再用米尺度量验证学生的猜测,学生的猜测得到肯定、得到鼓励,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乐猜的学习习惯。其次,应注意鼓励学生猜,对猜得比较准确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猜得偏差较大的学生,不以正面否定,而采取“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看法?”或“谁有不同意见”这类的话让其他同学帮助订正。最后,在学生们很想知道“庐山真面目”时,不要忘了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猜的结果。让学生尝一尝成功的喜悦,自我肯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倡导学习的互动合作,促进有效教学
合作学习是新型学习方式的核心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情和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例如,教学一年级《统计》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班内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最多,喜欢吃水蜜桃的人数最少后,对喜欢吃水蜜桃的学生提问:“如果你是班长,你要为班里买一种水果,该买什么水果?”有的学生既想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喜好,又想买自己喜欢吃的水蜜桃,从而进行一番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从应买大多数学生喜欢吃的西瓜,谈到不应只考虑个人,应该想到更多的同学。这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不应该只买西瓜,应该考虑到其他同学的感受。”当其他同学纷纷向他质问时,他说:“喜欢吃西瓜的人数虽然最多,但喜欢吃其他三种水果的总人数比喜欢吃西瓜的人数多,最好的办法是四种水果都买,西瓜买得多些,水蜜桃买得少些。”这种平等对话的教学正是新课程所倡導的。在讨论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个体行为会对他人需要带来影响,而且会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四种水果都买,有的买得多、有的买得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充满个性与灵性,数学教学才更为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