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柳
一、通过直观演示来理解词语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演示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
如教学《秋天的雨》这课的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黄色、红色、金黄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这时,老师问:“课文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么多颜色的?”学生说:“五彩缤纷。”“那五彩缤纷的意思是?”学生:“颜色又多又美。”“我们可以换上哪些词语?”学生:“五颜六色、姹紫嫣红……”老师:“那么多表示颜色又多又美的词语,课文为什么选用五彩缤纷呢?”(学生一脸茫然)老师(出示掌中的纸屑):“你们看,这里有不少彩色的纸屑,用哪个词语最贴切?”学生:“五颜六色。”老师(扬起纸屑,让纸屑飘落下来):“大家再看看,这次该用哪个词了呢?”学生:“五彩缤纷。”老师:“是呀,五彩缤纷不但显示了颜色的多与艳丽,还能展示一种动态的美。”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接受,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学生在习作应用中能得心应手了。
二、通过多媒体来理解词语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词语,往往一筹莫展。此时,功能强大的网络就可以起到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学生们对“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四个词较难理解,但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抓住时机,我先展示几幅桂林的山的图片让学生们欣赏。在一声声赞叹中,我定格了两幅照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山可用以上哪个词语来形容。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变抽象难懂为形象易懂,一些学生还能根据家乡山的特点,用上这几个词进行说话练习,让我倍感欣慰。
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
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理解透彻而且牢固。在语文学习中,很多词语可以激发学生利用生活体验来理解。
如《画家和牧童》一文中,“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对于“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学生不太理解。于是,我就请一位学过国画的学生出示他画过的一幅图,向大家介绍哪里属于“浓墨涂抹”,哪里属于“轻笔细描”,学生们立刻顿悟,继而能够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朗读来表达对句子的理解。
四、通过查字典来理解词语
字典是随身的“老师”,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把钥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进行学习。例如,二年级下册《绝句》中,在教学“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句时,我事先了解学情,知道学生对“含”字理解不到位,从而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字典上“含”字有两种意思,再引导他们结合句子选择恰当的意思。
五、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扫除阅读障碍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有疑问的词语。
例如,四年级课文《中彩那天》中有一句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據……”怎么引导学生理解“拮据”呢?我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相关词语、句子来体会。这样,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有效理解词语。
六、通过创设情境来理解词语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的独立含义,但是词语又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我们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做到理解词语的内涵,把握词语的外延。
如《从现在开始》这课教学,“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既是本课词语理解的难点,又是理解猫头鹰命令的不合理的关键所在。为了突破难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当小动物,发表一下对猫头鹰发布的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的想法。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晚上黑不溜秋的,怎么做事呀?”有的说:“晚上出门太危险了,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呢?”……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将“议论纷纷”的情境不知不觉地表演了一遍,我顺势引导:“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就叫作——”学生大声回答:“议论纷纷!”接着,我话锋一转,“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过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动物们”争着说出心中的苦恼与怨气。“看看我的黑眼圈,我已经一个星期没睡觉了,太难受了!”……学生们“叫苦连天”时的神情、语言为理解这个词语作了最精妙的注解,学生们在情境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深刻理解了猫头鹰大王命令的不合理。我还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令他们“叫苦连天”的事,让学生把学语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将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让学生昂首阔步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就让词语走进学生的心里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