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媛丹 本报特约记者 张祥
今年1月份的一次令日本航空自卫队高度紧张的轰炸机远航训练拉开了中国海空军井喷式战机远航的序幕。一年来,中国海空军战机进行了至少十多次穿越第一岛链的巡航,次数远远大于2015年和2016年之和。战机巡航兵力不断增强,组织难度增大,巡航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且多出了一个新叫法——“绕岛巡航”,从顺时针绕岛到逆时针绕岛,从单机单方向绕岛到多机多方向绕岛,可以说达到历史巅峰。这反映出解放军海空军战机训练水平的提高,中国战机穿越第一岛链飞赴西太平洋海空域执行任务的能力越来越强。
巡航次数井喷
2017年,海空军战机巡航的一大特点便是次数大增。2015年到2016年,解放军空军公开的远航次数是年均4次,这只是2017年的某一个月甚至一周的巡航次数。以至于12月20日台当局防务部门表示,大陆军机远海长训已常态化,今后不再发布相关新闻。仅11月底到12月,中国空军连续6次主动公布远海训练信息,而且首次公布绕岛巡航视频。但中国空军并没有发布年度远海训练的总体次数,按照一位熟悉中国空中力量的匿名军事专家的估算,至少有十多次穿越第一岛链。
根据台湾“国防部”26日公布的“国防报告书”,截至今年12月11日,解放军军机远海长航中,“对马海峡往返”共3次,“宫古海峡往返”7次,“绕台飞行”15次,“巴士海峡往返”1次。
《环球时报》记者查找了密切关注中国海空力量动向的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官网,按照该机构公布的信息,截至12月22日,中国军机2017年共进行将近20次远海训练,绝大部分是通过宫古海峡进出岛链,不过其中并没有突出是中国空军战机还是海军航空兵部队。
训练难度极大提高
2017年中国空中力量远海训练不仅数量井喷,而且巡航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从今年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中国空军前出的部署机场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多地,这可以判断出作为出岛链训练的主角轰-6K列装部队正在不断增加,装备的发展更新是空军远海训练可以不断增加的基础。中国空军专家傅前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执行远海训练任务来自各个部队,各战区空军都要承担训练任务,最终才能拧成一股绳。傅前哨表示,从空军公布的消息来看,海空军战
机执行远海训练的间隔大大缩短。以前是一年几次,现在是远海训练可以连续出动,甚至同一天多批次出动。这种多方向、不同机型、机组编队连续训练模式说明空军实战能力大幅提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几次公布的信息看,轰-6K是多次空军巡航的主力,该机通常携带疑似“长剑-20”或KD-63训练弹。护航战机主要以航程较远的苏-27/歼-11和苏-30MKK为主。今年还首次出现伊尔-78大型加油机。此外,图-154电子侦察机、基于运-8平台的干扰机、电子侦察机和指挥机也是巡航的常客。如果说轰-6K是用于高调威慑的话,上述侦察机则属于低调工作,这些装备都是大国空军才具备的。台湾方面称11月22日大陆战机从巴士海峡进入太平洋训练时,走了一条“非常实际的攻击航线”,令台湾方面非常紧张。而次日“空军发布”公布的一张照片首次显示轰-6K航线直指大武山,而大武山东部是台军志航基地。
傅前哨表示,从机型来看包括轰炸机、歼击机、预警机、侦察机以及运输机等多型多架战机,完全是按照作战编队和保障编队进行编组,编队更加完善;从飞行航程来看,飞行距离越来越远,到过的陌生海域越来越多,难度比原来大,多次穿越第一岛链,返航或绕道飞行。经过这几年磨练,空军远海训练取得很大成绩,掌握了相关技能,实战水平不断提高。
2018会飞得更多更远
傅前哨认为,远海训练未来会越来越多,航程会越来越远,规模、编组会不断变化。而且远海训练兵种会继续扩大。他举例说,今年运-9机群奔袭数千公里,抵达南海某岛礁进行模拟空投演练,然后返回,这说明空军武器装备性能提升。虽然这次是模拟空投,但未来很有可能执行空降训练。空降兵可以在特定时期担负特定使命。不管是军事使命还是和平使命都要做相应准备。未来中国空军的其他兵种也可能要进行远海训练。
傅前哨说,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多,中国空军的远程化发展,尤其是远航训练必不可少。事实上,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同样需要中国空军走向远洋。空军的远海训练仍有很多路要走,从成体系的飞行训练到带有战术背景的体系演练,从单一军种的远海训练到多军种联合远海训练。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战争形态一般来讲都是联合作战,即便是非常小的战斗。未来海上作战也是海空军以及其他军种的联合作战,空军远海训练范围越来越广,有利于提升海空军海上联合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