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艳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昌 330006)
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
翟艳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昌 330006)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反应、抑郁反应和听力疗效。结果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比63%,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可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听力恢复。
突发性耳聋;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负面情绪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常见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三日内听力急剧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1]。但内耳微循环病变、特异性病毒感染是其中最主要的病因[2]。由于患者突然听力下降,与外界沟通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尤其伴有耳鸣的患者更是难以忍受,患者极易出现烦燥、心神不定、抑郁、无故发怒等心理问题,甚至发生医患矛盾,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感问题,尽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3]。本研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诊断参照《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4]中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20~76岁,平均(57.2±8.1)岁;左耳45例,右耳44例,双耳11例;中度耳聋37例,中重度耳聋41例,重度耳聋15例,极重度耳聋7例。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19~77岁,平均(56.9±7.8)岁;左耳46例,右耳45例,双耳9例;中度耳聋38例,中重度耳聋40例,重度耳聋16例,极重度耳聋6例。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均遵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降低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和改善微循环等),7~14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护理:介绍医院环境、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用药护理:向患者介绍用药目的、方法、使用注事项,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饮食指导: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1)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2)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脾气爆燥的患者予以充分理解,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泻,满足其合理要求;对沉默抑郁的患者应主动与其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体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3)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应尽早遵医嘱规范治疗,告知患者治疗好转率,介绍成功案例。教会患者缓解压力的技巧,如听音乐、发泄、转移注意力、散步、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忌食高糖、高盐、高胆固醇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饮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睡眠不好的患者遵医嘱服用佐匹克隆,每晚1次,每日保证7 h睡眠,避免嘈杂环境,接电话时间不宜过长,不要佩戴耳机。加强用药指导,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正规服用降压药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至关重要。加强对患者家庭人员指导,嘱其多关心理解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进行耳部按摩等康复训练。对经治疗后听力仍未提高的患者,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嘱其佩戴助听器,以免听力继续损失,提高生活质量。4)优质护理: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的身心体验概括为7个主题,分别是接受现实、求知欲强、认识到健康生活状态的重要性、不确定感、排斥留置针、用药后的不适感[5]。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采取优质护理。
1)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6]评分。SDS总分为0~80分,40分以上提示有抑郁症状,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程度越严重;SAS总分为0~80分,50分以上提示有焦虑症状,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2)对2组患者的听力疗效进行评判。2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7~14 d)后,均做纯音测听检查,根据文献[4]评判听力疗效:患者受损的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到患病前水平或健康耳水平,评定为痊愈;患者的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评定为显效;患者的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评定为有效;患者的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不足15 dB,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听力疗效比较 例
*P<0.05(χ2=8.237)与观察组比较。
突发性耳聋患者由于听力突然下降,加上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担心永久性丧失听力,担心医疗费用昂贵,很容易产生精神压力,稍有不顺就对周围人员无故发恕,有的沉默不语,不肯配合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安慧琴等[7]研究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个性特征的异常,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通过心理治疗可增强患者心理平衡调节系统的机能和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力,帮助患者克服悲观、焦虑、恐惧、失望的心理,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8]。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治疗中,若未能解除负性情绪,临床疗效往往欠佳[9],因此,有效改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和依从性,纠正患者对于疾病愈后的期望心理,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具有积极作用。
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针对性地开展病后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支持患者正常的心理需求,理解患者的情感发泄,建立良好互信的医患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引导患者减轻压力,增强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可能会起到预防和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听力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加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王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54.
[2] Koltsidopoulos P,Bibas A,Sismanis A,et al.Intratympanic and systemic steroids for sudden hearing loss[J].Otol Neurotol,2013,34(4):771-776.
[3] 罗美文,李朝霞.突发性耳聋患者情感障碍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6):23-24,25.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6):443-447.
[5] 虞晓洁.突发性耳聋住院病人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94-97.
[6]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7-221.
[7] 安慧琴,郭明丽,韩晓丽,等.突发性聋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1(7):484-486.
[8]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等.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3):533-535.
[9] 汪琼,陈其国,胡福云,等.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55-57.
[10] 陈宏,齐国荣,张学艳,等.心理状态及微循环障碍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53-955.
2017-07-31
R473.76
A
1009-8194(2017)10-0076-02
10.13764/j.cnki.lcsy.2017.10.030
钟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