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治杰,唐爱国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文化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辛治杰,唐爱国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常德 415000)
企业文化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问题。借鉴企业文化研究相关成果,构建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文化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大学生培养中学员项目价值认同不够、学习价值取向与目标指向不明确等问题。该体系包括价值层、理念层、制度层、物质层四个层次。常德电大在实践中通过构建共同价值观念,建立完善制度体系,联合组织部门共同培养,提供支持服务,开展实践活动与学生活动,推进教学管理研究,对推进和完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文化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尝试。
企业文化;农民大学生;文化体系;实践研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提出“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都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支持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希望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湖南省委组织部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依托湖南电大系统共同组织实施湖南省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1]。本文拟借鉴企业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常德电大“一村一大”培养经验,进行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文化体系构建的尝试。
企业文化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界对战后日本企业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他们认为,日本企业将传统文化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推动全体成员共同奋斗,实现了企业的飞速发展。此后企业文化得到了广泛研究,W.G.Ouchi(1981)认为企业文化是一套象征物、仪式及传说,组织通过这种方式将基本价值和信仰传输给成员。Edgar Schein(1990)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面对不断变换的环境(包括外部和内部)时调适、整合内部资源并由此建立的基本假设模式。管益忻等(1990)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长期生产经营活动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以及围绕这个核心形成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传统等。陈春花(1999)认为企业文化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其基础是企业的价值体系,并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生产行为紧密相关[2]。
在本研究中,将企业文化界定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传统、风俗习惯等一系列文化观念。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体现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中,能够感召和激励企业成员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内到外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Geert Hofstede(1990)提出企业文化有四种表现方式,分别是价值观、仪式、英雄人物和象征。其中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内容,它通过仪式、英雄人物、象征等方式表现出来。Edgar Schein(1992)提出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人工制品以及可见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等;信仰与价值,包括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的质量意识、管理哲学等;潜在的基本价值,包括一些潜意识的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王方华(2001)认为企业文化由表层、中介层、深层三个层次构成。其中表层是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的总和;中介层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深层是企业职工共同的意识活动。石伟(2005)把企业文化分成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属于最外层,比如办公环境,良好的办公环境对员工行为能够产生有益影响,而良好的行为又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是最核心的东西[3]。
综合上述观点,本研究将企业文化体系分为价值层、理念层、制度层和物质层四个层次。价值层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理念层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指导理念,制度层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各种制度规范与行为准则,物质层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物质环境与活动。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4]。郝德强(2013)指出,不管项目使用哪种管理模式,都需要通过模式的内在属性来影响项目成员的价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这就是项目的企业文化特征[5]。陈开武(2007)在研究如何运用项目方式进行管理时提出,项目的内在属性可以影响项目成员的观念、态度、行为,而长期、持续的影响就会逐渐被固化为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形成带有项目管理特征的企业文化[6]。祖似杰等(2005)提出项目管理存在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为项目管理提供软环境,是其重要支柱[7]。李宏勋等(2012)认为企业文化对于项目管理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一致的经营理念,有利于处理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风险和问题;第二,企业文化建立了共同的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并为员工提供持久的驱动力;第三,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知名度,进而使企业的项目获得广泛支持[8]。相关研究都强调了企业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虽然不是企业项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价值理念、制度、活动等文化因子影响着学员及管理人员的观念和态度,并规范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同时也需要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来提升项目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本研究将以企业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参照,构建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文化体系。
常德电大自2010年实施“一村一大”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学员对“一村一大”培养计划的价值认同不够,导致学习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指向不明确[9]。2015年,常德市委组织部依托常德电大正式启动了常德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是“一村一大”的延续,通过总结“一村一大”的经验教训,借鉴企业文化成果构建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体系,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文化体系构建能培养对项目价值的集体认同。推行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实用人才,适应湖南“三农”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1]。其价值使命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文化体系的核心就是要在学员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培养其集体认同,以此来影响学员的思想,引导学员的行为,从根本上让学员理解项目的价值使命,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自发自觉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2.文化体系构建有助于落实项目培养环节。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涉及到各级组织部门、村支两委、区县电大等多个部门多家单位,学员的选拔录取、教学管理、考核使用等环节都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文化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围绕项目价值理念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这一过程有助于明确责任分工,指导工作开展,规范学员行为,有效落实培养环节。
3.文化体系构建是实现项目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伦敦商学院教授Rob Goffee和Gareth Jones曾这样评价学校文化:“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将会倒塌。文化对于学校教育质量来说就是这样。”[10]可见,实现培养目标离不开文化支撑,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体系涵盖了项目的价值使命、指导理念、管理制度、行为活动等各个层面,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能有效支撑项目实施,确保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4.文化体系构建是解决学员迷茫困惑的有效路径。在回顾总结“一村一大”培养经验时,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迷茫与困惑,如入学的被动、学习过程中的盲从、毕业时的茫然等[9]。构建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价值导向与理念影响,提升学员的认同感,激发学习主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升学习过程的愉悦感;通过丰富的课余活动以及定期的跟踪回访,提升学员的归属感;通过毕业后的使用机制和创业支持,提升学员的成就感等。
图1 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体系
结合企业文化定义,本研究将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归纳为广播电视大学在“一村一大”计划实施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包括项目全体成员(学员和管理人员)关于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总和。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价值层、理念层、制度层、活动层四个层次。
1.价值层。价值层指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本体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项目实现农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积极公民。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政治上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经济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文化上引导形成文明乡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11]。两种价值各有侧重,缺一不可。价值层是文化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对项目全体成员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也决定其他各层内容。
2.理念层。理念层指项目成员为了实现项目价值使命,以共同价值观念为基础,用于指导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思想理念。一是终身学习理念。“终身教育”概念是由法国教育家Parl Lengrand于1965年正式提出的[12]。在1994年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13]。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作为针对农民群体开展的一种职业后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农民学员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贯穿一生的持续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非常快,只有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农民学员才会在毕业后继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多元发展理念。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培养目标除了让农民学员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外,还包括树立其公民意识,培养其人文素质等,也就是要体现其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因此项目实施必须以多元发展理念为指导,在重视实用性、实践性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安排更多的综合素质课程,如法律意识课程、民主意识课程、人文情趣课程等,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兼顾其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三是自主、合作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以学习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14]。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14]。两者都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属于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树立学员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念,有助于培养学员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是联合培养理念。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涉及到组织部门、村支两委、电大系统等多个主体。学员由村支两委推荐,组织部门筛选,电大录取;由电大培养考核,组织部监督;毕业后进入组织部门的干部使用计划。整个过程必须要以联合培养理念为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充分沟通、协调配合,共同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以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3.制度层。制度层指全体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总和,属于中间层,它能够有效地约束、激励成员行为,为培养过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一是录取制度。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属于政府支持项目,学费由各级政府分摊,培养对象由村支两委选拔推荐并公示,组织部门审核确定,电大录取。严格的录取制度保证了学习对象的针对性,为实现培养目标打下基础。二是管理制度。一方面,由电大负责农民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包括学生工作、学籍、教务、考务等;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包括面授到课情况、实践情况、考试参与情况等。双重管理制度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校的管理行为。三是教学制度。电大针对农民大学生教学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内容涵盖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教师聘任、面授与实践活动安排、教学竞赛、研讨活动开展等。四是考核制度。为了检验教学效果,保证培养质量,电大针对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主要分为学生考核、教师考核、管理考核三个方面。学生考核主要包括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专业实践考核及社会实践考核等;教师考核包括教学内容、专业活动、学员反响等;管理考核主要包括学员到课率、实践参与率、考试参与率、退学率、学员满意率等。五是使用制度。培养农民大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为此组织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人才使用制度,包括对后备村干部的优先任用与提拔制度,对毕业学员的定期回访制度,对学员创业的指导与支持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学员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平台,让学员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励学员寻求更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真正扎根农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4.活动层。活动层是最外层,是整个文化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实现精神理念的物质载体。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参与者不限于学员,还包括教师、学校、组织部门等多方参与,主要活动有开学典礼、实践参观、专家讲座、教学竞赛、创业指导、经验交流、简报宣传、模式研究、课外联谊、跟踪回访等。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广普及文化体系中的各种理念,落实各项制度,为实现项目价值奠定基础。
在整个体系中,价值层包含着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宗旨与使命,是其他各层的价值基础,是最核心的内容;理念层是在价值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指导思想,是价值层的进一步体现,用于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制度层是连接价值层、理念层和活动层的中介,以价值层和理念层为指导,为活动层提供制度规范与保障;活动层是价值层和理念层的具体表现形式,提供承载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在常德地区已经实施近两年,常德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文化体系的构建也在“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启动以来,常德电大着力在全体师生中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即“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农民全面发展,为常德的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四维一体”人才培养目标(学知识、强技能、懂技术、交朋友)、“四维递进”能力培养模式(普适能力、就业能力、应用能力、创业能力)[15]。在此基础上学校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围绕培养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其获得全体成员的认同。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针对项目的不同对象建立了多项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针对学生,建立了农民大学生录取制度、管理制度、实践制度、考核制度、毕业管理办法等;针对教师,建立了管理教师管理考核制度、课程教师管理考核制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专业建设制度、资源建设制度等;针对管理部门,建立了教学管理考核制度、区县管理制度、宣传联络制度等。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学校非常重视与组织部门的沟通联系。在招生录取上有专人负责与组织部联系,保证符合条件的学员能够顺利入学;在开学典礼上邀请组织部负责人出席并向学员提出学习要求,强调项目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管理、考试的过程中联系组织部的相关人员全程参与,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每月定期向组织部报送农民大学生工作简报,让他们全面了解项目的实时推进情况。联合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得到了组织部门的高度认可。
学校在开学时针对学员的学习愿望、学习现状、学习需求等进行问卷调查,开展详细的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服务,如进行网上学习技能培训,免费发放pad学习平板,导学面授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开展班级联谊活动等,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满意度。
学校作好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非常重视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都组织两次以上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实践活动提出了严格的“六有”要求(有主题、有方案、有介绍、有指导、有互动、有总结),保证了实践过程与实践效果。学校积极联系常德地区知名的农业示范企业、农场、合作社,在八个区县市内挂牌成立了22个农民大学生实践基地,涵盖了农、林、牧、副、渔、旅游等多个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县一特色”“一县建立、全市共享”的发展格局。每个实践基地均与学校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每次的实践活动都安排相关专家为学员作现场指导,同时这些专家也成为学校的技术顾问,长期为学员提供技术支持。
除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如为促进学生掌握网上学习技能,组织开展了农民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组织开展了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竞赛;为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组织开展了农民大学生学习感想征文活动;为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自主创业,组织开展了农民大学生电商平台技能操作竞赛;还组织了农民大学生演讲比赛、班级联谊活动、师生座谈等。
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学校也没有放松对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学校组织全市电大系统的项目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农民大学生教学管理反思征文活动,组织专业教师与课程教师开展农民大学生教学研讨与创新设计活动,组织管理者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活动。同时还鼓励广大教师对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各项工作开展专项研究,近年来立项省、市级课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为项目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简介[EB/OL].http://hnnmdxs.ouchn.cn/index.php?option = 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1:2016-01-17-05-02-30&catid=30&Itemid=184 /.
[2]包立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卢美月,张文贤.企业文化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06):26 -30,67.
[4]呈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5.
[5]郝德强.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研究[J].人民论坛,2013,(08):234 -235.
[6]陈开武.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7]祖似杰,庄卫民.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企业文化[J].管理工程学报,2005,(增刊):270 -272.
[8]李宏勋,王文检.项目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4):86 -89.
[9]唐爱国,辛治杰.农民大学生学习认知及价值实现调查研究——基于常德地区的调查[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20 -23.
[10]冯炜,赵建军.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117 -122.
[11]余杰.试论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价值与取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6):52 -55.
[12]张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J].教育与职业,2014,(28):110 -111.
[13]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10 -13,9.
[14]陈友华,王玲,杨丽华.合作式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70-73.
[15]常德电大.常德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工作简报[Z].2015—2017.
[16]童少颖.农民大学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04):57 -60.
[17]李明泰,付春.农民大学生培养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04):28 -30.
[18]王志力.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ultural System in the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Progr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ulture
XIN Zhi-jie,TANG Ai-guo
Corporate cultur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members'values,behavior norms and so on.Draw lessons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corporate culture,building a cultural system in “the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Program”,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tudents'lack of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project effectively.The system includes the spirit layer,the concept layer,the system layer,the material layer and so on.In the practice of Changde radio and TV University,by constructing common values and other measures,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training wi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providing support services,carrying out practical and student activities,and promo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research,we have made a positive attempt to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culture system of“the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Program”.
corporate culture;farmer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system;practice;research
G728
A
1009-5152(2017)04-0012-06
2017-11-27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重点专项研究课题“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特色文化构建研究”(XDK2015Z-A-6)。
辛治杰(1983— ),男,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
唐爱国(1961— ),男,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