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登艺术辑评
子登作画,驱行健之笔,而致简能之功,乾坤之蕴也。其神思之来,时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笔力之运,复如河汉千里,一直一曲,其日进无疆。
—饶宗颐
范先生的画,不拘一格,什么都能画,特别广 。范先生说自己画画是“下笔无方”,这话讲得挺好,“无方”不是说一点方法都没有,而是不愿守着那些规矩,是“无法而法”。
范先生的画自成一体。他的画很大胆,很粗犷,有个性,热情奔放,不拘一格。动、静、放、收平衡,不受传统限制。他的山水画吸收了一些现代的东西。他的风格是画得很有力度,特别是竹子,表现了很强烈的动势。
—郎绍君
范子登 黄山归来 56cm×135cm 纸本设色 1992年
范子登的泼墨、泼彩,最引人注目。他用墨有个性,是他自己的,很温厚,表现一种和蔼的、可以让人亲近的性格。
他的山水画跟张大千的不一样。我们看他20世纪50年代的两幅画,一幅叫《焦土》,一幅叫《沉舰》,我们不管他是从哪一种冲突里面得到的感受,他画的是他心灵的一种感受、一种震撼,通过艺术实现一种心灵的自由。他的构图已经完全不是古人的山水画的构图了,满幅的,我们现在感觉很现代。不同的画用不同的色调,这也不是老传统,是创新。画中焦土的红调子,沉舰的冷调子,跟他要表现的这种心情和感受是密切结合的。他很注重感受时代、感受自然。感受了之后,不只是把景记下来,这棵树什么样,那块石头什么样,而是整体地带有音乐感地融入心里。然后通过他对传统的积累,考虑怎么操作笔,怎么操作墨,怎么泼墨,怎么用水,怎么来安排构图,把他心里的感觉表现出来,达到“天人合一”,人和景、心和物、笔和手都成为一体。所以,他每一笔都不空泛,都有具体的心情,有他对时代、环境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别人也有的。个性和共性的结合,才会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他的泼墨是随意发挥的笔触,不是线条,不是把墨往上一倒就完了。他的泼墨很讲究,有大片的,有散碎的,跟他要描写的景象是有关系的,这很有新意。他按照传统的文化精神,传统的工具材料,把物象变成心象,变成具体的意象,通过这种水墨语言,把感受表现出来。这个实际就是“融古开新”。
范子登的水墨画,跟他自己内心的关系很密切。这个内心包括他对时代的感受,在这方面他是很有代表性的。他的水墨画里,大片的墨含有书法用笔的意念,通过一个过程,来展现内心的激动、情感的流泻,跟心灵很贴近,跟他的感受很贴近。
—薛永年
看了范先生的作品,第一个想法就是联想到他和张大千作品的关系,这应该是个突出的问题。他的泼彩和张大千的泼彩不太一样,包括他的荷花、他的山水、他的泼墨,这需要史家进行一些梳理工作。张大千的泼彩是流纹,先把墨泼上去然后再收拾。而范先生的泼彩是用笔画的,这是传统的一种泼墨。为什么传统的泼墨大家都不敢碰,是因为传统的用笔到底怎么用并不容易掌握。范先生的画看似是泼出来的,实际是用笔画的,在画的过程中才能把书法用笔用进去。这是范先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水一多了笔就看不到了,那这个书法用笔的精神就看不到了。如果泼不好,就如黄宾虹形容泼墨像“墨猪”,就是一堆墨是软的。所以大家想解决的就是怎么能够既是泼的又是染的,但又不像软泥。对此,范先生用了渍法,从范先生的画中可以看到他早期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笔和笔之间有水痕,从他的运笔过程能看出他的运笔是很有激情的,他的画最主要是看他和张大千两个人的比较,他的位置是什么、区别关系等。一个艺术家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地位。他这个人很低调,这是文人画画家的一个特点。如要研究他的泼墨,看画的年代显得很重要,年代一出来,他的脉络就出来了。他在泼墨上也是一位先行者,史学价值很高。范先生的画代表了中国人的趣味,他画抽象的东西也不放弃自然的意境,像赵无极、朱德群都是这样的。
—刘骁纯
范子登小张大千30岁,却比张大千早20年开始泼墨。他20世纪50年代的泼墨,如《西线无战事》系列中的《焦土》《沉舰》,是一种大写意。画中燃着的战火,烧黑的焦土,兵舰沉入水底的那种海浪、烟,那种可怕的沉寂和强烈的动感,深深触动着人的灵魂。他是满怀愤怒画出来的,这里有他对整个世界的感悟,有很深刻的人文关怀。他的墨,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无法不对他心生崇敬。
—陶咏白
范子登 湖上风来荷飘香 154cm×84cm 纸本设色 2002年
范子登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用笔用墨功力和基础,他的水墨山水画把水的地位提高到与笔墨并重的高度,成为一种与笔墨同等的艺术语言。先生在画中既能大胆泼洒,亦能控制水的流淌,这就必须既具有饱满的激情,又要有冷静的理智,既要具有深厚的造型功力,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有对客观自然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又要有对人生的感悟。运用流淌的水迹墨痕去表现画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这是很难把握的艺术手法,而范子登先生做到了。从先生的画中可以见得看出他热情而沉稳,开放而有度,大气、大度、潇洒而又不失细节,既有丰富阅历、人生经验,又有一颗纯真而稚气的童子之心,既有传统画理画法修养,又有现代的观念和意识。所有这些内在人格精神的魅力,都隐含在他满纸流淌的水迹墨痕之中。
范子登先生用水和用墨都达到一种极致。看上去满纸无形、无象、无序,却往往在画的虚空处点缀以屋宇,使抽象中有具象。但细赏之,则有形、有象、有序,这正应着“大象无形”之理。所以,他的画呈现一种大气之势。在先生的画中,墨色经水的自然溶融,浓淡虚实有序,充满诗意,富有十足的韵致,应着传统绘画“以诗为法”之理。
—左庄伟
范子登 仿贯休罗汉 80cm×41cm 纸本设色 1950年
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全面继承了传统,而且在精研古法的过程中,变化出“我法”,突破了中国画传统陈旧的笔墨程式,开辟了通向当代审美观念的一条新路。他的泼墨山水雄丽清奇,这种画风更符合他敦厚恬淡的性格。
—王镛
范子登先生的绘画创作兼收并蓄、交融中西,其文采郁郁的画风,既切合这个时代的一般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也表现出源自天赋才情和深厚修养的鲜明艺术个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范子登先生一直在探索具有现代品格的泼墨、泼彩,努力在写意风格的绘画中寻求内心感受和笔墨形式的统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的写意山水画,笔法多变,笔风洒脱,长于营造别致的画境。其起伏跌宕、凝重幽深的画面,每每透着一种生动自然的韵致和清雅脱俗的气质,不媚俗,不市侩,赏来别有风味。
—吕品田
范子登先生的画追求淡逸之境,重视个人在生活中的感受。他用侧锋多,不见火燥气,保留着画家心底那一份淡泊,这在20世纪下半叶是非常可贵的。中国画是人心的艺术,它首先追求的是格,范先生在这一点上颇得中国画的精神真髓。
—程大利
范先生是位文人画画家,他的画格调高、不俗、不匠气,其士大夫的画风十分高雅。他的作品传统功力很强,思想很活泼,作品也无定式。晚年泼墨作品,更沉静、更深刻。画画,最难得的就是个性。范先生的画,画法灵活,个性很强,很自信。他的荷花不是按照一般的样式画的,他画的是自己的荷花,清雅、厚重、不零碎、不轻飘。他的作品充满个人感受,因而有个性、有特色。他的墨色很重,但很有韵味、很有意境、很有气势。他的墨,有一种颜色的感觉。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近似抽象的元素,这是很难的,其中心灵的追求是完全靠感觉来画的。所以,他画出了个性,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
—孙克
范先生的画,意境特别好,是对传统的一种发展。他的画肌理感很强,把物象抽象化了,这是他对中国画的贡献。他的抽象水墨不比赵无极、朱德群差。他的牡丹很有个性,牡丹入俗易而出雅难。如果按照“逸、神、妙、能”四品来评价范先生的牡丹,应该介于“逸”和“神”之间。画牡丹,在这个层次上的画家很少,这是一个修养问题。
—张晓凌
范子登 行书赞语 136cm×61.5cm 纸本 1987 年
范子登是一个将中国画推向现代的先行者。他的泼墨,趣味盎然,厚重润泽,用笔和自然的节奏十分吻合,是纯真的、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美感。他的墨泼得透亮、清澈、灵动、夸而不饰、盈而不躁,显示出他深厚的学养和高雅的格调。他的画很大气,很有视觉张力,意向也很饱满。他的花鸟用宿墨表现得十分出色,尤其是牡丹花,十分接近黄宾虹的墨趣。
—尚辉
范公子登先生,书画皆妙,格高气舒,神融笔畅,规矩谙练,入神于古韵,情愫饱蕴,冥心于造化。子登先生擅行草书法,无论是单幅书法作品还是画面题款附识,极重气格与性灵。他从“二王”正脉到怀素小草、孙过庭《书谱》中悟道,从六朝碑刻到明清书风中思考,会心古法又畅情个性,将返归先天的理性与现代艺术精神相融通。其书气格沉雄豪迈,笔法精到自然,可谓风姿清健、骨气洞达、仪态烂漫、遒劲锸利。显意趣逸韵而不失矩度之严,既抽朴安雅又呈流畅之美。他以自然本色建立起自己的个性王国,创造于一派生机之中。
—言恭达
范子登 高崖松泉图 44cm×97cm 纸本设色 1989年
范子登 焦土 22cm×41cm 纸本设色 1956年
范子登 溪先生爱莲图 110cm×63cm 纸本设色 1949 年
范子登 泼彩山水 69cm×70cm 纸本设色 1992年
范子登 泼墨大写意 24cm×24cm 纸本墨笔 2006年
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