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绕不开的生命母体

2017-12-28 03:32刘亚玉
现代苏州 2017年24期
关键词:曾祖母曾祖父余光中

乡愁,绕不开的生命母体

这个月,因为搬到离上班的地方一个半小时车程的新家,于是每天多了三个小时读书的时间,那些跟随我从北京、上海,最后辗转到苏州,找到最终居所的书,似乎也和主人一样,终于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最近在重读余光中先生的诗集。

《风铃》:“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

这样的诗,最适合像冬天里这样的雨天读,隔着电车,把冬天突如其来的寒冷隔绝在车外,享受暂时的温暖包围,看着车子玻璃窗上面的雨,和我一样匆匆忙忙的旅人,里面有一些熟悉的,陌生的面孔;想象着写诗的先生,儿时脑海中的记忆中的江南景象,竟与我们这些丝毫不认识的读者,产生丝丝扣扣的生命关联与共鸣,即使隔着地理和时间的距离。我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我还能回得去吗,那些牵挂着我的故乡的人故乡的景,他们好吗?

就在读诗的第二日,看到了余先生仙逝的消息。

怔怔地看着手中的诗集,又重读了一边《乡愁》,思绪回到那年,为了做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一个人在台湾度过的半年时光。那个,关于我的家族,我们的乡愁故事。

选择台湾电影作为研究课题,也出于一个家族情结。1949年随着120万大陆移民离乡背井迁往台湾,也带来了120万个生离死别的故事。

1948年,奶奶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的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和她叔父一家人也从大陆辗转到澎湖,迁到了台中和台南。离开大陆时,外曾祖母将两封信函和两张飞往台湾的机票,寄给了她的一双儿女。像大多数的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他们没有离开大陆。我的奶奶,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无法割舍儿女亲情;而她的哥哥,因为自己当时的党派信仰,也没有离开,他珍藏着那张机票,最后也成为他在政治斗争中被批判的证据。

在异乡的岁月中,外曾祖母日夜思念大陆的一双儿女,1967年病逝于台中。1989年,两岸开放之后,外曾祖父独自回到大陆,落叶归根。他说,四十年中间,他们从未中断对大陆的关切,寻找儿女的下落,然而因为政治隔绝,却难以实现,最终发出的几百封信件中,终于有一封通过寄到美国辗转寄到国内,在80年代有了一丝信息。而他们的母亲,自大陆去台湾之后,每日对着床头上摆放的儿女的照片垂泪,却不知今生已不能再见,而她自己,最后也没有能够回归故里。

1996年,外曾祖父病逝于洛阳,而老人临终之前的心愿是说,我和太太一辈子没有红过脸,希望有朝一日将她的骨灰从台湾迁回大陆与他合葬。我带着家人的这个心愿来到了台湾。当飞机落地之后,我打电话给奶奶报平安,对她说,台湾其实不远,飞机只需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她在电话的那一头感叹,这么近的距离,我们却走了半辈子……奶奶是个诗人,她常常随便说出的话都是诗句,她的诗,是用生命的沟壑写就的。

在访问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通过台中的荣民服务站获得的信息,找到了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过去居住的眷村和老房子,但几十年过去,已物是人非,无法再寻得故人的信息。我最终没能完成奶奶的心愿,却在台南找到了她堂弟、堂妹两家人,在他们的眉宇之间,那样清晰地刻着血脉的联系。我从台湾带回亲人的消息和一些老照片,让奶奶感到些许安慰。她看到母亲年迈时的照片,想象着她与母亲分开时的样子,竟然已有些认不出。这一段寻找的旅程,是我除了论文研究之外最大的收获。

朱天心说,没有亲人死去的土地,无法叫做家乡。而此时此刻的我,对台湾怀着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因为那里有我的亲人。

余光中先生的离开,让我们重提了乡愁这个话题,在余光中他们这代人的世界观里,台湾和大陆从来没有分离过。然而在这个大师逐渐逝去的时代,记住乡愁,不仅是记住我们每一个人来时的路,更是我们绕不开的生命母体,记住战争与分歧曾带给我们每一个家庭的伤痛,找寻更好的未来。

刘亚玉,网名点点,双子座,青年学者、编剧,苏州大学博士后,上海大学博士,台湾淡江大学、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访问学者,在《当代电影》等核心期刊中多次发表论文,曾参与多部影视作品编剧工作。

猜你喜欢
曾祖母曾祖父余光中
外曾祖母
有一种感觉叫不舍
曾祖母的雨伞
我的曾祖父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天上的“星星”
怀念曾祖母
黑暗之光
黑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