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香 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护
戴春香 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绝大多数国家,网络已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网络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它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网络环境安全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去维护网络安全环境,防止网络黑客病毒等的非法入侵,一直都是网络通信安全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计算机网络 网络通信安全 病毒防护
网络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把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联系在了一起,人们不需要出门就能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互联网无疑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科研、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类的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社会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怎么样保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计算机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出现电脑病毒,这种一般是由于计算机在使用时的失误,是非刻意为之,因而对网络造成的威胁较小,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也应当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使用电脑时应当遵循工作要求的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人为刻意的因素导致的计算机病毒出现,往往对计算机网络通信造成较大损失。人为因素一般是抱有一定目的性,例如报复性攻击、窃取重要信息和财产等。例如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比特币”病毒及其相类似的各种变形病毒,对整个社会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财产损失数以亿计。人为的对计算机网络的侵害,一般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防范。
计算机病毒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环境的安全,对人们造成的损失巨大。以下具体分析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各种危害。
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互联网通信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计算机病毒以其隐蔽性、感染性、复杂多样性、破坏性等肆意在网络环境中泛滥。它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以极隐蔽的方式进入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不法分子设定的指令程序或者直接通过远程操控对计算机系统实施侵害,计算机系统受到侵害后可能是信息数据的遗失、也可能是整个系统的瘫痪。2007年肆虐整个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造成大量计算机用户的信息丢失以及系统的崩溃,对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
IP地址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标识,具有唯一性。有些精通计算机的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的手段窃取个人或团体的IP地址等信息,利用得到的IP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例如通过盗用的IP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牟取某些不法利益,或者通过盗用他人或团队的IP诱导用户进行某些操作,然后将病毒植入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普通人很难识别IP地址的真假,所以这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脑黑客是指一些计算机精通者通过自己的专长从事网络非法活动的人员或团体。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其他计算机网络用户进行攻击,非法窃取他人的重要信息,从中牟取利益。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目前在法律上很难界定黑客的性质,因而也就无法制定相应的法律对黑客进行制裁,所以,黑客严重威胁着互联网通信安全。
计算机网络用户应当明确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应当懂得一定保护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坚决抵制非法网站,拒绝各种非法网站的诱惑,不浏览、不关注非法网站。使用正版软件和电脑操作系统,抵制盗版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漏洞和隐藏病毒,及时修补漏洞、清除隐藏病毒。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好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的安全维护工作变的越来越复杂化、专业化,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很难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去有效维护互联网安全,所以,他们往往需要一个简单有效的网络安全维护工具来保障自己的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杀毒软件,不断提升杀毒软件的性能,通过杀毒软件的广泛应用来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水平。
加强对维护互联网安全的立法,从法律的层面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通常是最有效的方法。制定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界定标准,并对其进行责任追究。严厉惩治严重危害网络环境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对网络违法犯罪人员制定相应的量刑标准,必要时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任何有可能威胁到网络安全的隐患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不容有任何忽视。做好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需要相应立法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1]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 41(5):4-28.
[2]杨光,李非非, 杨洋.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 2011, 4(29):16-18.
[3]陈霜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 科技信息,2011(35):136-137.
戴春香,1986.03,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电子通信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