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东晓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全景照片制作研究
庄东晓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家用PC和一台数码相机就可制作全景照片。本文简述建筑全景照片制作的软硬件要求、全景照片拍摄技巧、建筑全景照片拍摄角度和拍摄时间的选择、照片合成和后期处理的过程。
建筑 全景照片 虚拟现实 拼接
相对于只能表现局部的传统的摄影技术,全景照片合成技术所具备的虚拟现实的良好的立体感及沉浸感使得它的展示效果备受人们的欢迎。只要有一台数码相机、一个三角架、一个全景云台,一台装有图像处理软件的计算机,就可以制作建筑全景照片。
全景技术是一种运用数码相机对现有场景进行多角度环视拍摄之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缝合,并加载播放程序来完成的一种三维虚拟展示技术。全景图指通过广角的表现手段以及绘画、相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形式,尽可能多表现出周围的环境。全景图可以用专门的播放器进行播放,可用于虚拟现实浏览,把二维的平面图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呈现给观赏者。
(一)数码相机。选择一般的数码相机即可,除标准镜头外,为了适应不同的场景,还可以配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各一枚。
(二)三角架。拍摄成组的全景照片时,三脚架可以保持相机的稳定,在旋转拍摄过程中不发生晃动,水平或垂直方向不偏移,确保所有照片都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考虑到便携性,碳素纤维三角架是首选,碳素纤维制作的三角架既轻巧又紧凑,特别适合用于拍摄全景照片。
(三)全景云台。全景云台可以保证相机镜头以镜头节点为中心进行绕轴转动,减少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误差。全景云台在拍摄时可以设定每次旋转同样的角度,从而保证照片之间重叠区的角度一致,避免产生视差,提高后期拼接的准确度。
(一)采用直式构图分段,按照顺序把照片依次拍摄下来,前后两张应有15-30%的重叠。
(二)尽量使用标准焦段拍摄。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容易产生桶形畸变,因此将焦距控制在35-70mm间的标准范围内比较保险。
(三)先AF(自动对焦)后转MF(手动对焦),拍摄过程中不要变焦。在拍摄第一张画面时,可先用自动对焦,然后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防止拍摄后续照片时出现焦点变化的情况。
(四)锁定曝光值,关闭“自动白平衡”。尽量使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容易因为场景转换导致白平衡自动调整,造成画面色温不一,所以应设定为手动模式。
(五)尽量使用小光圈,以获得较宽的景深。大光圈容易拍出浅景深效果,前后对比强烈,但全景图想获得的效果是远近景都能清晰锐利地呈现,所以小光圈是首选
(一)建筑全景照片的拍摄角度通常选用正面和侧向。
1.正面:建筑正面拍摄,画面会产生透视原理中的一点透视效果,适合表现对称、庄重的建筑,但建筑会因为缺少侧立面而立体感较差。2.侧向:为了表现建筑的立体感,可以选择在建筑的侧向,特别是前侧向拍摄。
(二)建筑全景照片拍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时间段。
1.日出和日落时。此时拍摄的多数是逆光照,建筑的质感、色彩、空间感都隐没在阴影下,能很好地突出建筑的轮廊线,轮廊剪影成了画面的主题。2.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此时天空映照着太阳的余辉,又能清晰地衬托出建筑的轮廓,来源于大气层的反射光还能表现出建筑的暗部层次,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建筑夜景之美。3.白天。侧向绚丽的阳光,建筑物明亮、反差大,可以突出建筑物的外部特征,把建筑的三维空间真实地传递出来。此时要注意因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形成的阴影效果,要利用那些简洁、形状鲜明而整齐的阴影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一)全景照片合成。全景照片的合成可以选用PTGuiPro,打开软件,导入拍摄的一组照片,然后选择“自动对齐图像”,全景照片就可自动合成。合成后的照片通常会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边缘存在黑边,边缘不整齐,前景物体线条出现错位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处理,可以交由PhotoShop软件完成。
(二)全景照片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常用的软件是PhotoShop,边缘不整齐、黑边的问题可以用裁剪工具直接剪切,天空部分有缺损可以用修补工具补全;线条移位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在拍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产生,线条移位可以综合运用魔棒工具、图章工具、修补工具处理;最后是整幅全景图光影和色彩的调整,可以用色阶、曲线等工具完成
全景图制作对设备要求不高,只需把所拍摄的照片拼接,就能使合成的图像具有良好的沉浸感和立体感。全景图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数学城市等行业,可以结合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1]刁智刚.利用PTGui软件制作全景图[J].科技风,2016(07)
[2]朱永军.建筑摄影艺术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课题项目:华侨大学2016年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立项项目“建筑全景图电脑虚拟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666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