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茹
摘 要:当前,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也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各个教师的座右铭,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一理念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上,从学生的心理上入手,呵护学生的心理,关注他们的情绪,在做好教学管理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重视
一、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一) 宽容、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必须放下偏见的心,当学生出现了任何不良行为与不良习惯时,教师都要视情况而定。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搞一些小动作,捣乱课堂,如果只简单的批评,或者直接向学生发泄愤怒,就一定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老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从内心上认定这个学生并不坏,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去了解他当时的心理,尊重他,引导他,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班主任应当加强品德修养,做学生楷模
身教胜于言传,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我们的心里就应该很清楚,这个职业对一个人的心理、道德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德高为范”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一条准则,我们应当言行一致,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如果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我们就不能只认为爱国是一句口号,它应当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必须做一个敬业的人、诚实的人、友善的人,用我们自身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做他们的榜样。
(三) 公平公正,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
有些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会采取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这种武断的做法只会让老师陷入误区,永远和学生隔着厚厚的一层面纱,老师表面上看着威风、正确,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感受。学生识别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容易犯错误是一个天然的属性。老师遇到事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训斥学生,那么不仅对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无用的,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产生叛逆的心理与行为,更进一步加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隔阂。
二、 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的前提,如果教师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会为人处世,具有良好的素养,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等,学生也会受教师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努力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亲切、和谐的关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执行到自己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1. 以博爱之心对待学生
李镇西教师在《爱心教育》一书中提到,“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句话指引着每一个老师,应当将爱作为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基础,教会学生爱,怎么爱,爱什么。
例如,笔者曾经教的班上的一个女生,一直不听老师的话,经常在课堂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对其他学生不礼貌,不喜欢学习。但即便如此,笔者也没有放弃她,一直关心她,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笔者都会帮助她,鼓励她,开导她,告诉她要刻苦学习,才对得起父母对她的付出。她渐渐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也许是与老师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交流内容多了,一个学期后,她不但遵守纪律,好好学习,还助人为乐,和同学、老师非常的融洽,一起学习、生活,变得活泼开朗。
可见,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爱是关键所在,爱会让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多表扬、少斥责、多快乐,少悲伤,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
2. 以宽容之心爱护孩子
小学生经常出现说谎、攻击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大多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没有正确引导。发生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冷静处理,宽容对待学生。这样他们会牢记老师的宽容,并且做错事之后及时改错会得到表扬,学生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不再做错事,不再说谎。每一个班主任应当用宽容的心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二) 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曾经新接了一个班作为班主任上课,上课提问时,班上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从不举手发言,总是缺乏自信。所以我用了一套自信心训练的方法,要求全班同学根据座位逐一回答老师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我还设计了“自我表扬”的小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学习和生活做出自信的反应,以帮助学生克服和防止产生自卑感。这样,随着不断的训练,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 在丰富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因此,老师一定要学会抓住每一个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教育目標和教学计划,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规划。
例如,通过语言领域的《我是社区小公民》的课外教学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展现自我个性。而且在生活中,提倡学生为家庭做家务、整理房间等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精心设计各种学生参与的游戏,通过学生玩游戏,让学生了解团结的重要性。此外,班主任可以以班级为主体,让班级之间以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和融入集体活动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融入集体的快乐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