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亮+许夏冰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是引领大学生开展人文和科技类科研项目活动。一方面,它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并为其后续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创新创业类项目质量的高低也体现了高校在培养創新创业人才方面的水平。因此,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地方转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的管理,着重从管理模式、角色定位、组织架构、项目开展、过程化管理和激励措施等方面细化研究,寻求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的新路径,切实保证大学生可以持续高质量开展并顺利完成项目,提升高校学生科研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转型应用型高校;质量管理
2014年4月,178所高校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全面开启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改革。同年6月2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辐射了各学科学生,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后续资金不足,重申报轻结题,管理简单缺乏跟踪,指导教师忽略过程监督等,都制约了项目的有效管理和发展。
1. 项目种类多,管理简单,宣传力度低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攀登计划等,还有各部门其他的创业类项目和比赛,由于是不同部门分开主持,因此容易导致统筹和管理混乱,项目的重复支持浪费了经费,宣传投入力度不大,了解或熟悉项目的学生少之又少,并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2. 重申请轻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大学生在科研选题、申报书撰写等方面基本参照教师课题研究的管理方式,较为注重项目的前期组织申报、评审以及结题验收管理,而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科研过程的监督指导更是无从谈起。事实上,项目的管理和学生科研的发展是个动态改革的过程,需要不断收集出现的问题和积累开展活动有关的经验,而过程的忽视会抑制水平的提高,浪费人力和物力。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质量管理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管理的目标不清晰、职责不明确是主要原因。通过质量管理等方法从多方面入手,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并出台相关的制度和绩效考核,有效防止各类问题的发生。
1. 统筹规划,宣传引导,提升选题质量
各类创新创业类项目虽然分属不同的部门,但可以统筹各部门,形成领导小组,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划分各自的职责范围,合作明确分工,自上而下地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年度任务和目标,并对各类项目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改革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修订管理办法。
2. 签订项目责任书,过程管理纳入教学检查
在项目角色定位中,要厘清各方的职责,对通过的项目签订项目责任书,对师生双方均进行约束。过程管理,需要把管理纳入到教学检查当中,在学校开展教学检查时,把指导学生项目质量作为检查内容的一项考核指标。对教师监控管理的项目要提交检查表,通过检查教师教学检查表,可以发现在项目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执行和开展项目,努力提高项目质量。
3. 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制定奖励措施和绩效考核办法
在统筹规划过程中,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和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奖励措施来激励师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激发学生热情,可以把项目纳入到教学体系,采用认定创新学分,对出色完成项目并有成果价值的学生,以创新学分的方式激励学生通过课外的训练来完成项目任务。
4. 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
成果的展示可以很好地起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作用,通过项目进行促使学生积极创业,为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资源;逐步建立优秀成果库,积累完整的成果项目,作为教学资源,以实践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基于真实的项目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三、 结语
转型应用型高校正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发展培养优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整套优质的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鼓励大学生依托项目进行创业,引入校企合作项目促进学生对项目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EB/OL].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EB/O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EB/OL].
[4]俞林伟,施露静,周恩红,陈永霖.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工程教育,2016(06):103-107.
[5]章春军,吕晓琴.基于质量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8):4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