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探究

2017-12-27 16:03曹俊燕
考试周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

曹俊燕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深入,给包含思想品德课程在内的中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科教学不仅需低耗高效,而且还需满足新课标的标准与条件。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研究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助于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和策略,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课是旨在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深入推进中学思想道德课程改革,努力提高中学思想道德课程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一、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较多,在未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学模式主要沿袭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的传统模式,因此在教学形式、方式、手段方面都较为枯燥、单一,无法有效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和能动性。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也实现全面推进。面对教育教学新形势、新背景、新挑战,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要转变过去以单纯灌输思想政治知识为主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材,除运用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应当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以外的内容,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使课程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第二,在课堂教学方面:确立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实现进步。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个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摸索出一大批富有成效、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也应当强化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思想,从前人实践经验和自身教学摸索中总结出有助于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创新教法,以顺应时代和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二、 新形势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探析

综上所述,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无论是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学科上的实施,还是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新形势下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 提高教师素养,发挥榜样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學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积极引导。这一要求并非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尤其是针对思想品德这门“内秀”的学科,教师的榜样作用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尤为明显。为此,要不断强化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形象、思想品德的培养与提升。如教师在思想上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想问题看事情的立场要鲜明、客观且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在生活作风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教师形象的高尚。通过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言行举止主动向教师看齐,将中学思想品德内容深入到学生思想深处。

(二) 加强课堂互动,开展热点讨论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加入师生互动环节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延长其课堂学习有效时间。另一方面,师生互动还能深化课程教学主题,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在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求,积极引入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相关的热点时事话题,引导学生参与热点话题讨论,既可以通过分组形式进行讨论,又可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深层次交流,以此来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性。

(三)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及能力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内容以思想性和政治性内容为主,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机械化的“僵局”。为避免这一局面的产生,也为促进中学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达成,教学需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摒弃旧的、适应性差的传统方法,选择与课堂教学实际相适应且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思想与品德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形成一定的思辨思维和能力。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注重教学语言的表达,运用幽默化的语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二是准确把握教学主线及脉络,运用简洁、明了的观点概括出教学主题,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主题内容进行阐释,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内容;三是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情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最后,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还需要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诠释理论。例如在“道德培养”章节教学时,教师除了加强道德理论教学,还要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开展“学习雷锋”、“学会感恩”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三、 结束语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及高尚道德修养的“主阵地”,基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强化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尤为必要。为此,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课堂热点讨论及互动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策略来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荣,王玉娟,谭子政.探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2]岳淑玲.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