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义+黄益清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而提出的一项教育发展战略,对指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究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117-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1]的号召,也就是“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目标是培养一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于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花大气力研究。因此,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做一番梳理并由此得出未来研究方向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由现有文献整理可知,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二是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约束,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史秋化和王爱萍(2008)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人才为目标,主要由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和评价体系5大部分组成[2]。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特点在于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把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能够熟练进行社会生产和相关社会活动[3],具有更强的解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专才教育[4]。这就要求学生在“干中学”,教师“产学研用一体化”[5],这种模式是高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约束的研究。由上分析可知,变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6]。然而国家正式提出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毕竟时间较晚,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现实约束。陈丙义(2013)认为主要存在与社会的关联度不够、办学观念存在一定误区以及教学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冲突等问题[3]。陈锦函(2012)也发现在我国现有新建本科高校中,教学独特性和差别性并无表现,而这种“全无特色”的教育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相互冲突[7]。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现有文献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1]。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革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提供高级技术型人才、初级工程型人才或中级工程型人才[8],因此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的革新。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所需的特色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双向并举,突出实践教学[9]。再次,教学模式的革新。突出实践的课程设计就需要相应教学模式与之适应,包括实习、实验、操作、作业、讨论等形式。探索工学结合的学期制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与地方企业积极合作,建立“校内厂”和“厂内校”的职业场景化平台,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10]。可以采用“主题见习、顶岗锻炼、技能训练”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来实现[11]。最后,师资队伍建设革新。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从两个途径加以实现:一是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或政府部门等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及时更新实践知识;二是从社会或者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12]
二、简要评述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模式本身,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根植于不同高校以及如何与不同专业建设相契合却很少研究。由此我们得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研究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究不同专业的建设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践行国家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应用转型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设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特色专业,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探究各个专业的建设问题。具体而言,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究各个专业的应用型模式构建。
二是探究不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具有“隶属地方”的特点,其人才培养应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因而每个高校都有自己应有的特色。这就决定了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各自的实际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
三是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新进展探求新建本科高校在向应用性技术大学转型中的改革问题。随着“慕课”和“SPOC”课程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是随着大量网络公开慕课平台的建立,对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他们可以借助于这些平台,将理论学习转移至课下,而在课堂上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志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17-18,98.
[2]史秋化,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3]陈丙义.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内涵提升[J].社会科学家,2013,(3):114-117.
[4]何成辉,苏群.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3):73-74.
[5]蒋宗珍.应用型本科院校“三三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69-72.
[6]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7]陈锦函.论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内涵提升[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0):4-5.
[8]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常州工学院学報,2004,(2):49-51.
[9]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5-8.
[10]樊继轩.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对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6):8-12.
[11]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8):65-70.
[12]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4):1-3.
Abstract: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is an educational developing strategy implemented by government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nducts a research review and explore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research review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