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杰
【摘要】慣用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气息与内涵,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中占据着较高地位。惯用语看似通俗易懂,较为简单,但因其具有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的语义双层性,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惯用语时较易遇到困难,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基于此,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惯用语使用错误进行探讨,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对策,期于为对外汉语教学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 惯用语教学 构式语法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50-01
惯用语数量极多,能够有效反映出留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掌握情况,但对留学生而言,惯用语的具体使用方法却极其复杂,使得留学生在对外汉语使用方式的学习有效性一直难以提升[1]。当前,虽然有大量关于惯用语使用方法学习的教材与词典,但由于不同留学生自身差异等因素,针对惯用语使用方法的研究依旧存在较大必要。对此,本文主要从书写、语义、语用、语法四个方面对当前常见惯用语使用错误进行探讨。
一、常见惯用语使用错误
为有效帮助留学生掌握惯用语,笔者经大量实地调研与总结,提出以下四点目前较常见惯用语使用错误之处[2]。
(一)书写错误
在书写上,留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的惯用语为“的”、“地”、“得”。这三个惯用语读音近似,道地的中国人甚至都难以完全使用正确,更遑论是留学生了。如笔者曾给学生的作业中有一题:“( )玛丽昨天没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原来她生病了”。在“怪不得”与“怪不的”两个选项中,有较多学生选择了“怪不的”。
除此之外,“出洋相”、“打交道”、“煞风景”、“耍嘴皮子”等形近字也是留学生容易出错之处。“出洋相”写成“出样相”,“打交道”写成“打交到”,“煞风景”写生“急风景”,“耍嘴皮子”写成“要嘴皮子”等等。这些字本身意义相距极远,但因其字形相似,成为了留学生极易出错之处。
(二)语义错误
前文提及,惯用语具有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两种。实际上,人们喜欢使用惯用语便是因其蕴含的深层意义,而这些深层意义通常通过借代、比喻、夸张等手法进行体现,但惯用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往往与其字面意义存在极大差异,甚至给人以牛头不对马嘴之感,这无疑给留学生学习惯用语造成极大困扰[3]。对留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为何一个词语的所要表达的意义与其字面解释完全不同,他们难以将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引申至深层意义中。如“他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开小差,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不上”。“开小差”的深层意义为“不专心”,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为“他学习不专心”。但对留学生而言,则认为“开小差”的“差”与“出差”的“差”意义相同,将这句话理解成“他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差工作”,这显然存在问题。
(三)语用错误
惯用语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古至今延续而来,能够生动、形象地将人们的思想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惯用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对某件事或物的看法与态度,而这种情感通常带有调侃、贬义等性质[4]。因此,惯用语不宜出现于一些严肃、正式的场合。要做到这一点,留学生必须要掌握惯用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在明确惯用语所蕴含情感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使用,否则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错误。如“玛丽昨天被学校炒鱿鱼了”,“炒鱿鱼”主要用于比喻解雇、撤职,是职场行为,不适用于学校。
(四)语法错误
惯用语相当于一个词汇,能够用于句子的组成。因此,留学生在使用惯用语时较易因一些常见的句法错误而导致语法出现错误,进而形成语法偏误。惯用语的结构主要有动宾、主谓、偏正、中补、联合和连谓结构,其中动宾式惯用语最多,使用频率最高,也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对外汉语教学惯用语有效教学策略
(一)语境教学法
前文提及,惯用语存在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是导致留学生难以理解惯用语的关键所在。试想,将一个陌生的惯用语单独拿出,即便是中国人也难以准确判断其蕴含的深层意义,更遑论是留学生了。而将惯用语置于语句中,使留学生通过语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惯用语便显得容易许多。因此,语境教学法是帮助留学生学习惯用语的重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计语境时,应将语境内容与留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或者针对其兴趣爱好进行设计,以此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活学活用。
(二)文化教学法
惯用语来源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中,可以说,当前绝大部分惯用语来自古代,蕴含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审美取向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文化教学法,使学生先理解惯用语的文化内涵,进而加深对惯用语的理解与使用。如“空城计”、“苦肉计”、“拍马屁”、“穿小鞋”等等。尤其是在讲解“空城计”、“苦肉计”等时,将“借东风”等源于一处的惯用语共同讲解。
(三)文化渗透法
文化渗透法与文化教学法相似,但却又存在一定差异。文化渗透法,顾名思义,即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在惯用语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知识将带出惯用语。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饮食文化时,引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饭”等惯用语。
三、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现代汉语的理解,更能通过惯用语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于国际中传播。在笔者来看,惯用语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必然也是留学生有效学习惯用语的基础所在。目前,针对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所述尚属基础。
参考文献:
[1]戚茜贝.试析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J].考试周刊,2016(25):179-179.
[2]佟梦瑾.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喻人惯用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李丹丹.对外汉语与惯用语教学[J].读天下,2016(19):12-13.
[4]文媛.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J].明日风尚,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