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浔
古装剧对奏折的误会有点儿深
殊浔
在上至南北朝,下至明清的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起码一半会有大臣给皇帝上奏折或皇帝看奏折的桥段。那些皇帝或正襟危坐,或愁眉苦脸,或心慵意懒,虽然姿势与神情不同,但手中拿的小文本大略相似,皆是黄色或白色封面,状若长方体的东西。无论是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还是京城某大臣偷偷娶了十三个老婆,只要有人给皇帝写一封奏折,皇帝就全都知道了。
这些电视剧没有夸大奏折的作用。但同样是上奏折的桥段,放在一些电视剧里就没有问题,放在另一些电视剧里,就是严重的不符合史实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奏折制度,是在清代才出现的。
清代之前的明代,官员有事情上报皇帝,有题本和奏本两种文书可供选择。公事使用题本,私事使用奏本。清朝建立以后,起初是承袭明代制度,采用题本和奏本并行的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首先,公事与私事的界线是什么呢?比如说,大臣甲最近受到皇帝赏识,官位连升三级,想写一封公文向皇帝谢恩。那么他该选用题本还是奏本?
有人说:官员升迁是人事变动,属于公事,应该用题本!
有人说:给皇帝谢恩是你和皇帝之间的私事,应该用奏本!
于是,官员们在选用章奏文书的形式时,便常常出错。
其次,即使各位官员都大公无私,一律采用题本向皇帝报告纯公事,官员的报告也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地方官员所上题本,先送通政使司,由通政使司转送内阁。中央官员的题本,直接送到内阁。
到了内阁,要先将题本的到达日期、是谁写的等信息登记好,再由内阁官员读一遍题本,看看语句通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并根据题本内容给出初步建议的处理意见,附在题本后面。之后再登记一遍,才能呈送皇帝批阅。
经过这么多环节,一封来自地方的题本,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送到皇帝手中。试想:某地三月开始闹饥荒,直到五月皇帝才知道这件事情;等到皇帝做出赈灾批示,再送回地方,早就来不及了……
另外,如果大臣甲与大臣乙有仇,看了大臣乙的题本后,故意把题本扔在内阁的秘密角落,就是不给皇帝看,那么大臣乙也只能苦苦守候……
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清代的康熙皇帝发明了一种新的公文制度——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又称密折制度。在大臣撰写第一道奏折之前,皇帝会把撰写人叫到面前亲自训勉,并交给他一个奏折匣。匣子上有两道锁,钥匙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本人持有。
有了这个御赐的匣子,大臣就可以不定期地将一些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写成折子装入密匣,直接送交宫中的内奏事处,由皇帝亲自拆阅。可以说,这是皇帝给予自己信任的官员的“殊荣”。
对奏折上写的事情,皇帝如果有指示或者意见,就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再重新密封,发还给原奏人。奏折上的内容除君臣二人外,无人知晓。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可谓既快速又保密。
保密是密折的基本特性。在奏折制度刚刚出现的康熙年间,康熙帝曾在江宁织造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的奏折上批示:“明春联欲南方走走,未分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
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两朝,统治者继续完善奏折制度,内容包括:扩大具折言事的官员范围,让更多的中央、地方官员呈递奏折;完善奏折呈递制度,严防大臣与内奏事处的人员勾结;鼓励官员在奏折中直抒胸臆,详细说明各项事务情况,等等。
奏折用来“言事”,所以种类很多。大致有:
1.请安类:向皇帝请安问好的折子。
2.情况报告类:即一切中央、地方的政、经、军、文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的上报。
3.对策类:即中央、地方官员对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的看法、主张、办法。例如,湖南巡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提议;纳税方面的提议等。
如果你以为奏折上皇帝的批示都是治国大道理,那可就错了。有一个已经被网友们玩坏了的典故,就是“朕知道了”。康熙特别喜欢这一句,以曹寅(曹雪芹的祖父)的奏折为例,曹寅奏报米价,康熙说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说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说知道了……
当然这四个字不只是康熙专利,更有好事者,整理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御批“朕知道了”,也是有够无聊。最无聊的还是台北故宫,出了一款神奇的康熙御笔胶带,居然还有三个色号,随便往哪儿一贴,霸气十足。
还真别小看了这四个字。一句“朕知道了”,留了多少悬念在后头。怎样态度?如何处置?您且慢慢儿猜吧。递折子的大臣看到后,或者惶惶终日,或者心安理得,或者不得要领。纵横捭阖的帝王心术,尽在这无比简单的四个字当中。
雍正帝最是批折子的一把好手。时而幽默,时而严厉,时而卖萌。比如,怡亲王允祥(就是十三爷),前往围猎,写来请安折子,雍正是这样回复的:“朕躬甚安,尔等安好?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我还真是担心你们回来后胖得我都认不出来可咋办?)
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上折子曰“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以求赦免。雍正回到:“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我知道你肯定特怕死,但是羞就未必了。)还有最霸气的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小小奏折大文章,时光如大江东去,而这一封封白纸黑字,是历史留下的不灭痕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皇帝建立起遍布全国的情报网络。各自独立、彼此隔绝的信息收集和传送渠道,可以相互比较印证,有利于防止错误信息的误导。通过奏折专递、折匣封装, 减少转呈环节等措施,信息可以秘密传送,皇帝的行政效率也提高了。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奏折制度毕竟是为强化君主权力服务的。因此, 君主制度固有的一些缺陷,必然会在奏折制度上有所体现。
例如:有权使用奏折的人,或为皇帝亲信,或为朝廷内外大臣。而最为了解民情民意和政策得失的下层官员,反而没有奏折使用权,是非常讽刺的一件事情。
另外,奏折制度实际上削弱了各级官员的权势,一封封密折上记载的事情,最终都需要皇帝处理,使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一律向皇帝集中。
如果碰上了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奏折制度可以说是皇帝成功的垫脚石。如果它为昏君、暴君所用,产生的恶劣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