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水务局局长 贾生林
陕西西安: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省西安市水务局局长 贾生林
西安,古称长安,有着3 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 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名。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以“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河系之美,从此这座古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历史上,西安水源充沛、水网密布,“长安八水”不仅奠定了周秦伟业,也成就了汉唐盛世。近代以来,受气候变化、生态退化和人类活动多重因素影响,“长安八水”水量衰减,污染加剧,堤岸破败,满目疮痍,“八水绕长安”的盛景渐远。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拉开了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的序幕。2013年7月,为了从更大范围、更深层面、更高水平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经积极申请,西安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试点期间,西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柔性治水,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规划为抓手,以水兴城、以水靓城、以水名城,着力构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大体系,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全力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
一是实现秦岭水源全域保护。开展秦岭北麓水源地保护行动,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移民等综合措施,将秦岭北麓全流域纳入水源保护范围,推动了水源保护关口前移,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排名全国大型城市前列。
二是率先为“一山一河”立法。为保护中国的“父亲山”和陕西的“母亲河”,率先为“一山一河”进行地方性立法,出台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落实《陕西省渭河管理条例》,为依法保护两大生态区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划定“一山一水”保护“红线”。按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秦岭沿线区县,分别设定保护区,并制定最严格准入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编制了《渭河西安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严格控制生态区范围,将渭河沿线的生态敏感要素纳入其中,初步实现渭河西安段全流域生态保护。
积极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规划,扎实推进“571028”工程,促进河湖库渠有机连通,不断完善城市水系格局。
一是实施生态引水。以“引沣进城”“引大济河湖”工程为依托,先后将秦岭北麓地表水引至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团结水库)等,使涓涓细流穿城而过,变“八水”绕城为“八水”进城,使西安兼具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
二是建设湖池湿地。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以来,建成西安湖、仪祉湖、航天湖、堰头湖、桃花潭、护城河示范段等11座湖池,新增生态水面1.2万亩(1亩=1/15 hm2,下同);建成浐灞湿地、沙河水街、沣河湿地等13处大型湿地,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形成“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湖,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格局。
三是构建生态堤防。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契机,以建设生态护岸和堤防为原则,完成了渭河、灞河等10条主要河流综合治理,新建和加固生态堤防514 km。以打造集高新科技、旅游休闲、商务金融、居住生态为一体的滨水特色功能区为目标,渭河西安段建成生态堤防22.2 km,完成沿河200 m林带景观绿化工程,建成生态水面1 000余亩,实现了“水清、堤固、洪畅、岸绿、景美”目标。
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改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建污水处理厂9座,全市累计建成27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促进城乡治污协同发展。
二是再生水利用西部领先。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河湖湿地全面使用再生水,重点推进工业生产、园林浇灌、道路洒扫使用再生水,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处于西部领先地位。
三是节水管理实现精细化。通过完善节水制度、产业换代升级、示范带动、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06,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1.86 m3,不断巩固和深化“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成果。
四是海绵城市经验全国推广。以西咸新区为中心,以小寨、南门等主城区为重点,整片区、系统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为西北地区提供参考范本。
一是恢复重建重大水文化历史设施。始终将弘扬长安历史文脉作为推进水务事业和城市发展的方向,建成了曲江南湖、大明宫太液池等一批水文化景观,启动恢复昆明池、渼陂湖等重大水文化工程建设。
二是依托水生态景观提升西安文化形象。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环法自行车赛西安站比赛、汉城湖端午龙舟赛等重大赛事;浐灞生态区成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南门护城河分会场、中秋晚会大唐芙蓉园芙蓉湖分会场节目的播出,更将西安厚重大气的形象展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
汉城湖
三是发展水文化产业。制作了《恒润长安》《浐灞长歌》等大型专题片,并在央视播出,全面展现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建成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汉城湖等4A级景区和30余处亲水旅游区;挖掘华清池水文化资源,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大型历史实景剧《长恨歌》。
一是建立全国领先智慧水务系统。以智能化、大数据为方向,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驱动,以水务信息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了智慧水务系统,获得了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二是始终紧跟水务科技前沿。充分发挥人才科研优势,大力推进膜处理、离子防渗、生物立体化净水等先进技术利用,破解了水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实现西安水生态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是河湖库池连通,水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按照“打通水通道、盘活水资源、提升水环境”的思路,以控制性蓄水工程为中枢,以湖泊湿地为蓄滞场所,以河渠为调节通道,实施大峪、沣河生态引水工程,有效补充了护城河、汉城湖等湖池生态用水,实现了河湖库池有机连通,增强了水环境承载能力,构建了“东南西北中相连、八水相济润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二是控源截污治水,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开展了池皂河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了“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实现了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全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
三是水生态环境修复,大雁塔“改斜归正”。深入推进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建设沿河生态廊道,重建良性水生态系统,秦岭生物多样性指数维持在63.39,有效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强湖池湿地建设,生态水面达到5.7万亩,划定省级湿地保护区194.77 km2,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开展地下水源涵养与保护,累计封停城市自备井2 304眼,压采地下水2.31亿m3,人工回灌地下水300万m3,地下水水位逐年回升,有效遏制了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大雁塔逐步“改斜归正”。
一是供水格局逐步完善,城乡供水保证率大幅度提升。构建了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再生水补充”的供水格局,主城区供水能力达到243万m3/d,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安全保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集中供水人口达到394.6万人,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9.42%;实行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为市民提供了优质水源,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是防洪除涝标准提高,灾害抵御能力增强。按照“治水安城”理念,加强河道治理,防洪标准不断提高,渭河城市段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其他主要河流防洪标准50年一遇~100年一遇;治理了城市排洪渠道70多km,解决了城区内涝,增强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三是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公众认知度优秀。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关爱山川尾闾”等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树立了全民爱水、亲水、护水意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根植市民心中。根据公众认知度调查评估,公众认知度、满意度、践行度高,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
四是水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影响力提升。通过试点,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影响力提升,西安成为商界投资的首选地和高端活动的新选择。先后与26个国家的2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2016年被授予“国际友好城市战略发展奖”“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等荣誉;三星、华为等174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分支机构入驻高新、曲江等生态新区,浐灞生态区成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水生态已成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一是以水定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源头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一、二、三产比例由4.5∶43.3∶52.2调整为3.7∶35.1∶61.2,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以水定产,促进产业换代升级。水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水与旅游业融合,建成了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护城河示范段等工程,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提供了好去处,成为水文化与休闲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三是以水为媒,助力旅游业腾飞。建成开放了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灞渭桥车游湿地、汉城湖、仪祉湖、沣河湿地公园等30余处生态旅游景区,节假日水生态景区游客数量占全市总游客数量的60%,已成为感受西安深厚历史文化的新亮点和西安走向世界、世界了解西安的新窗口。
一是制度建设层面,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出台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西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二是优化配置层面,构建新型供水格局。创新治水思路,改变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联调模式为多源互补模式,实现由“两水联调”(地表水、地下水)向“六水并用”(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截留雨洪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转变,从根本上破解了水资源短缺瓶颈。
三是节约保护层面,节水治污联手发力。通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通过完善节水制度、产业换代升级、示范带动、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不断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现节水护水目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是突出长安水文化传承。全面弘扬和展现汉文化、唐文化和明清文化特色,把建设与恢复历史水文化、水景观融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源远流长、厚重大气的古都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是打造品牌水文化活动。以水生态工程为平台,举办了多种高规格、高质量的水文化活动,扮靓了西安水文化品牌。
三是推动特色水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水文化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水旅游产业,拓展水文化演艺产业,让西安水文化名片享誉全国。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突出“一龙管水”。通过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有效克服了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等弊端,建立起权威高效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二是在推进机制上,突出“市县共建”。通过成立水生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试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并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县共建”的水生态建设新机制,为试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在投资模式上,突出“多元筹资”。不断拓宽资金渠道,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方吸引社会资金;实施以奖代补,对工作推进快,质量效益好的责任单位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水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大胆创新筹资模式,在汉城湖、渭河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出了“水带地升值,地生金带水”的新路子,有效破解了水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瓶颈。■
责任编辑 董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