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6年,李安携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回到观众的视野,这部以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士兵为主角的片子却一反传统英雄片的模式,对美国文化做了很大的挑战,且影片上映之时又恰逢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因此有人猜测李安是借电影讽刺现实。其实看过影片的人应该能感觉到,李安的初心还是拍摄一部好的电影,只不过此次尝试一种新的媒介更好地去做艺术表达,他的关注点仍然是对人性的探索,对战争的展现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参与感
作者简介:徐婉露(1993-),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传播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2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大的关注点在于“3D,4K,120帧”,被誉为“突破了电影史上的最高规格”,一直以来3D都被用来拍摄科幻片或动作片,李安此番用最高规格拍摄剧情片,可谓对好莱坞规则的一大挑战。一向走文艺路线的李安为何此次走向了技术派?李安称如果不是用新技术做的话,根本不会拍这本电影,“因为它都是内在的描写,是一个男孩的思绪以及他的观察,不太容易拍成电影。”
从《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对于创新的追逐从未停止,与其说他勇敢,不如说是因为好奇。近几年,对电影怀有使命感的李安一直在探索利用新的媒介讲述故事。自称“对3D电影还没有摸够,但至少愿意开始,与大家一同参详”的李安带着他对好电影的初心,来“刺激观众心中的想象”。用技术来配合艺术表现,其实质还是将观众拉回戏院。
1、冒险的技术:细节创造了参与感
李安祖籍江西,出生于台湾,后赴美留学主修电影,多元的成长经历,使他成为一位跨文化的电影作者,他的电影中,主题通常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新老两代人的代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而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李安也发挥了其一贯的特长,主打心理牌和冲突牌。主人翁林恩是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因在伊拉克战场上营救上司有功,成为美国媒体和人民心中的英雄,与其所在的B班士兵一同返美,在一年一度的橄榄球赛中场休息中与“真命天女”同台表演。故事就此展开。李安细腻地、富有层次地揭示了主人翁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而回忆与现实的双线交织也让冲突贯穿全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因技术革新轰动影坛,3D、4K、120帧,被认为是突破了电影史上的规格,描绘了新时代电影的初步样貌。然而在影片的持续上映后,却掀起了一场关于“技术和故事”的大讨论,说到底无非就是关于“形式和内容”的老生常谈。一些人批评李安过于强调形式,靠噱头吸引眼球,而这样会削弱叙事的力度。李安是有他的道理的。
“70年代以后,电影在科技和基本语法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如何用新的电影媒介、新的表现手法,借着与银幕、剧情更深入的连结,让观众直接进入主角的心理层面,感受那种第一次看电影时的兴奋感”成为李安思考的问题。
过去3D被频繁地应用于科幻片和动作片,而此次李安却将3D大胆地运用于剧情片,他认为其实3D最大的好处是看到人的脸,也就是所谓intimacy(亲切感),用更高的清晰度,去更好地传达人物的情绪,实际上更有利于推动剧情。因此,那些批判技术者在一味抗拒技术的时候,忽略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好处--细节。在此不想去赘言细节对于一部影片的重要性,电影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语言可以说谎,但表情却骗不了人。在表现人物表情、肢体语言上下足功夫,是电影更应该发扬的优势所在。3D的技术,4K的清晰度,120帧的高规格之下,林恩哭泣时颤抖的肌肉,姐姐脸上因手术留下的疤痕,战场上炮火横飞的轰鸣,下水管道之中林恩与敌军的近身肉搏都被非常清晰地呈现在荧幕中。人如同走入了电影里面,与演员们一起感受、参与、认同,这大概就是李安想营造的参与感。
电影早期问世的时候,当人们第一次从荧幕上看到火车朝自己逼近时,吓得四散逃去。这就是电影带给人们的刺激。时隔百年,李安依然认为,“最好的电影,是刺激观众心中的想象。”如何刺激到观众的内心?当各种视觉奇观令人应接不暇时,李安选择了从人入手。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导演,而这一次他大胆地尝试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力图再次将人拉到电影里。
在影片中,李安运用了非常多的特写镜头和主观镜头,去展现一个英雄的内心体验。这使影片具有了极强的逼真性和代入性。观众通过演员极其细微的动作、表情感知人物的情感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使林恩成为英雄的壕沟之战。林恩为了营救班长,在管道之中与一名伊拉克士兵近身肉搏,当林恩将匕首插进的胸口,摄影机慢慢推向士兵绝望的脸,他的眼睛用力瞪着,泛出血丝,嘴唇微张,还在用力挣扎,后来鲜血慢慢地从脖子下溢出来,士兵渐渐失去了知觉。此时摄影机往上摇,定在了林恩的脸,他冒着汗,不停喘气,表情带着一丝恐惧甚至要泛出泪光。然后迅速画面切回了林恩,他正呆滞地站着,眼睛湿润,望着远方,旁人叫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此时摄影机快速向后拉,拉出一个大全景,原来这是中场表演的舞台。这段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剪辑非常地巧妙,它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再加上120帧的高清晰度,将难以外显的心理过程展现的丝丝入扣,让观众和角色共情共鸣。这正是李安运用3D的用意--他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情绪,真正做到了用技术为故事、艺术和人服务。
2、克制的情感:双线结构建立丰沛内核
一部伟大的悲剧往往不是让你痛哭流涕,而是眼泪含在眼眶却又不掉落。这里强调的其实是克制。李安一直是处理情感的大师,不论是早期的“家庭三部曲”還是进军好莱坞的《理智与情感》《断背山》,李安都是属于讲述情感的高手。《比利林恩》也延续了李安一贯的风格,观看这部片子,情绪是慢慢渗透进观众的皮肤的。而这种克制,正是通过叙事结构建立起一个丰沛的感情内核。endprint
《比利林恩》采用过去与现在两条故事线穿插、并行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使得人物的情绪来得更加自然合理,不会有突兀之感。正是因为经历了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士兵们才会在中场表演时听到烟火声就吓得错乱;正是因为经历了杀人和死别,林恩才會在回答球迷关于杀人的追问时异常愤怒。于果明斯特伯格曾对闪回有过论述,他认为任何对以前情景的追溯都叫作“闪回”,《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运用了大量的闪回镜头,这让叙事更加富饱满,如果是以线性的时间顺序展开,人物情绪表达的真实感就不会那么强烈。
这种闪回的双线结构,将人物内心潜藏的伤痛展现出来,让观众一点一点走进主角的内心,体味到他的矛盾与尴尬,挣扎和不安。以至于最后在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之后,林恩又想起了蘑菇牺牲的那一幕,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坚定了他要重返战场的想法——帮助班长“去保住这群呆瓜的小命”时,我是了解并理解的。“记忆和想象力的作用在电影艺术里还可以有一个更丰富的意义。银幕不仅可以展现出我们记起的或想象的场景,而且还可以展现出剧中人在自己心里想到的景象。”
巧合的是,在《比利林恩》上映后不久,另一位好莱坞的大导演梅尔吉布森也带来了英雄主义影片——《血战钢锯岭》。如果说《比利林恩》是平静克制的,《血战钢锯岭》则是强烈外显的,片中极具视觉震撼的画面音效与《比利林恩》安静内敛的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血战》仍旧是走好莱坞传统英雄主义的路子,而《比利林恩》则已经跳脱了陈旧的英雄模式,上升到了对人性思考的高度。人性是相通的,不论是在战场,公司,学校还是任何地方,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经历林恩所经历的,那种尴尬、人生的幻灭、活着的意义,以及身不由己。
数字电影的发展之下,李安现在探索的高规格只不过是未来的最低标准,如何借用新的媒介做好艺术表达,李安已经做出了他的尝试。但不管怎样,技术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人心。
参考文献:
[1]孙慰川:《当代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2004.
[2]http://ent.sina.com.cn/m/f/2016-09-21/doc-ifxvyrit2943872.shtml,《专访李安:电影一直告诉我,它要变了》,载于台湾《天下杂志》,2016.
[3]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出版社,北京,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