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奇志+王科梅
摘要:鹤壁窑是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民间窑场,其独特的装饰技法与表达技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鹤壁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鹤壁窑的传统装饰技法进行研究并通过与现代日用陶瓷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在创作上所运用的装饰技法与鹤壁窑装饰技法在工艺上的相同之处与创新之处,对于创作出具有鹤壁窑传统装饰效果的现代日用陶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得鹤壁窑逐渐没落的传统装饰技法得以保护、继承并发扬。
关键词:鹤壁窑;装饰技法;日用陶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59-03
鹤壁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处颇具特色的民间窑场,其瓷器烧造业自唐代始经历五代、北宋、金,直到元代。其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的羑河两岸,现存面积84万平方米。作为北方民窑,鹤壁窑之所以能长达五百余年炉火不熄,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其拥有一种创新精神。鹤壁窑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装饰技法上,采用绘、写、刻、划、剔、印、贴塑等多种技法进行装饰美化,装饰题材也来源于日常生活,从而形成了鹤壁窑独特的富有民间特色的装饰风格。
一、鹤壁窑传统装饰技法工艺及特点
1.釉装饰。唐代鹤壁窑产品主要是白、黑、黄等单色釉装饰,后又出现复色釉装饰,在同一器物上采用黑、白两种不同的色釉进行装饰,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北宋时期窑工们掌握了自然窑变现象的规律,烧出了黑釉中带有褐斑的黑釉窑变瓷器,这种褐釉褐斑窑变工艺,斑纹多样,常见的有:兔毫纹、铁锈花。金代窑工们能在黑色釉面上烧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有的是铁元素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黑色釉面上析出的不同形式的结晶,有的是黑色釉面上另加高铁彩料,经高温烧出神奇多变的酱斑,此时还出现了青釉与钧釉装饰,较之以往釉色装饰更加丰富多彩。青釉釉色青绿、豆绿或葱绿,色阶的差异,是由于釉中铁元素在还原气氛中所受影响不同所致,釉色纯净,透明度高,玻璃质感强,宛如一汪碧水,青翠欲滴。钧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这是铁和微量的钛、锰等化学元素在还原气氛下的呈色效果,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细腻匀净,含蓄优雅。至元代,钧釉釉色变化更加丰富,有天蓝、天青、月白、米黄、蟹青等色。由于釉中含有铜、铁、锡等多种元素,经还原焰烧成后釉色变化多端,一件器物上往往呈现出多种釉色,自然绝妙,变幻莫测,美不胜收。
2.彩装饰。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釉上彩是在白釉之上点饰几点含铜的彩料,经高温烧成。这种氧化铜绿斑点,在高温下熔流,并向四周渗透、晕散,白釉上便出现了深浅不一的生动、自然、鲜艳的绿色斑片。釉下彩则是在施有化妝土的胎面上用含铁的彩料绘出花纹图案,然后施釉入窑高温烧成。铁元素在高温下具有不流散的特点,呈色稳定,图案清晰。因为彩绘是在釉下,因此又有经久耐用、永不褪色的特点。北宋时期,釉下彩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较之唐、五代那种简单而随意的花瓣形装饰更加写实,生动自然,并开始有在瓷器上用黑彩书写文字做装饰的新工艺。金代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红绿彩。它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烧成后,再在白釉之上以红、黄、绿等彩勾画或填涂出纹饰,第二次入窑低温烧成,色彩鲜艳夺目,丽而不燥。前人将这种装饰称为“宋加彩”,日本学者称“赤绘”。鹤壁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则是一种黑白分明的瓷绘艺术,是以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为绘料,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用毛笔作画,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烧成后黑白分明,对比十分强烈,这是把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巧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产生了天骨开张的艺术感染力。
3.胎装饰。金代的装饰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装饰技法主要有:刻划花、划花、剔花、印花、贴花、凸线纹等。刻划花是在敷有白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用刀具刻出花纹轮廓,露出较深的胎色,然后施一层黄釉,由于色调对比强,因此花纹清晰流畅。划花是用纤细的竹扦或骨具在坯体上画出细线花纹。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施过白色化妆土的坯体上划出花纹,线条流利,另一种是“暗划花”,是在器物成型后,直接在坯体上划出花纹,然后再施白色化妆土、透明釉,由于划纹在化妆土之下,没有露出胎色,因此花纹很不明显。剔花是先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胎上划出纹样,然后将花纹轮廓以外的背衬部分采用“减地”手法进行剔除,使花纹凸起,具有浮雕感。印花是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坯体尚未干透时印在坯体上。印花多装饰在碗、盘里面,具有浮雕的装饰效果。贴花是采用模印或手塑方法,将坯泥制成各种单独形象,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已做好的器坯外表上。凸线纹是利用工具在半干的坯体上修出瓦垄状的凸线,然后施黑釉,由于凸线部位挂釉较薄,接近胎色,烧成后呈褐黄色或黄白色。
二、鹤壁窑传统装饰技法在日用瓷中的运用
1.印花技法工艺在日用瓷中的应用。印花技法是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坯体尚未干透时印在坯体上,具有浮雕的装饰效果。图1的咖啡杯具,即是在坯体还没有干透的时候,用事先做好的刻有缠枝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咖啡杯口沿下面的位置印上装饰花纹,再施酱釉在装饰花纹上烧成,造成一种既简约大方又精致细腻的装饰效果,给使用者带来视觉及精神上的文化体验。图2则是在尚未干透的白色坯体上印上麻绳的效果,给原本直立呆板的杯子以灵动的装饰,虽不加任何釉色装饰,依旧设计感十足,充满了田园气息。
2.剔、刻划花技法工艺在日用瓷中的运用。剔、刻划花技法,二者在工艺上的相似之处就是都需要用到刀刻,而不同之处在于刻划花是直接用刀刻出花纹轮廓,露出较深的胎色再施釉,从而形成色调对比。剔花则需要用尖状物在坯体上划出装饰纹样,然后用平刀将纹饰以外的白化妆土铲剔掉即可,同样是在上化妆土前与上化妆土之后,剔、刻也都会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在现代日用陶瓷的创作中这两种技法仍然在使用,只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已经有所创新。
刻划花(图3)是在上好釉的陶瓷茶杯上用尖状物划出一根根的线条作为装饰,因为坯体本身的泥是白泥所以在划掉青釉的部分就会留下白色的划痕装饰线,给人一种趣味性,并且线条有顺序地排列组合又给人带来一种成熟稳重的秩序感。在装饰上追求简洁的效果,也符合现代都市白领们追求的极简风格,在划好线的杯子上再罩以一层透明釉烧制出来,并且选择浅蓝灰色釉恰到好处地给杯子一种古朴的感觉。
剔花技法在现代日用瓷的创作上多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因为剔花原本就是在坯体表面两种化妆土之间进行剔除一层效果使另一层效果凸显的装饰形式。在现代日用瓷上人们不仅追求在使用上的方便更追求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在使用时可以拥有一个恬静的饮茶心情,在不使用的时候放在茶台上也可以作为一件工艺品来观赏,不失它的美观与装饰艺术型。图4在坯体表面进行浅浮雕样式的剔花,莲花图案禅意十足,并施青釉,单一的天青釉,釉色清翠欲滴,釉面泛出凝脂般的乳光,典雅、含蓄,意境深邃。
3.黑绘技法工艺在日用瓷中的运用。黑绘技法是鹤壁窑装饰技法中最为传统也最为经典的装饰形式,可以将各种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装饰题材以中国水墨画的效果绘制在器物表面,一方面是对器物本身的装饰,另一方面也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所见所想。装饰风格豪放粗犷,不在意精勾细描,草草几笔,简洁潇洒。图5即是在白色的坯体上直接以潇洒灵动的笔触勾画在器物上,营造一种潇洒豪放的气魄。在现代简约化思想的热潮下,这种简约的装饰形式,不需用到多么繁缛的装饰手法,用最少最精练的装饰语言来表达出创作者内心所要抒发的情感,给观者留有自己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拉近了创作者与大众的距离。
三、鹤壁窑传统装饰在日用瓷上的应用发展
鹤壁窑因其装饰技法多样,装饰品种繁多,以至于到现在在陶瓷创作中都能被广泛地应用,虽然在创作题材以及创作思想上与古代传统的装饰内容有很大差别,但在产品上仍有些停留。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带有鹤壁窑传统装饰技法或装饰纹样的日用瓷还不是很多,这也是鹤壁窑产品的局限性,它多以厚重质朴的形象被人们所熟知,在一些轻薄的餐饮日用瓷上做得比较少,而且鹤壁窑在以前是民间所用,再者现在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物美价廉的轻薄日用瓷,使原本就做民间瓷器的鹤壁窑只能以藏品或工艺美术品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因此,鹤壁窑产品急需在传统装饰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整改,借助一些现代的机器设备生产出新的产品来融入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日用瓷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如茶具、咖啡具、酒具、餐具、燈具等,还有现在比较新潮的卫浴瓷、陶瓷墙壁砖等都是新产品发展的方向,不能让鹤壁窑产品在人们心中仍然停留在“然粗而厚,只可供肆店庄农用”的概念上,要借助现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符合大众家庭使用的日用瓷器。
四、结语
鹤壁窑传统的装饰技法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它的陈旧老套而被淘汰,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己的创新性,但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鹤壁窑的产品并不多,品种也很少,这也反映出局限性,在制作原料、制作工艺上不及现在的景德镇等瓷区所生产的瓷器精美。因此,鹤壁窑现在需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产品,让鹤壁窑不再是一个只可以做艺术品而不能被现代人所使用的古老粗瓷,让鹤壁窑艺术与时俱进地给予鹤壁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鹤壁市文物工作队编.鹤壁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陈杰.唐宋瓷器装饰艺术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
[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省鹤壁集古代瓷窑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64,(02).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鹤壁集瓷窑遗址1978年发掘简报[A]//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