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应对策略

2017-12-26 09:3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作文题矛盾作文

增强“一种意识”

(即“任务意识”)

材料型作文经多年实践已趋于成熟,2017年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明确,发展了任务型写作。如全国卷Ⅰ作文题,规定性的“任务”至少有3个:

1.“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关键词”只能是两个或三个,不能只谈一个或超过三个;“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这是表达的基本内容;“呈现”二字表明需要有感性的内容,“认识”二字则表明所表达的内容要有理性色彩,或溯源寻因,或由情及理。

2.“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接受”的对象是“外国青年”;“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是表达的根本目的。这里的“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不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还可理解为由表层了解到深层了解。为此,写作时需要预设外国青年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或只知现实,不知历史,尤其不知过程,等等。

3.“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有机的关联”意味着要从无序的对象中找到其内在的联系,这样才能形成论点,让文脉有序地展开。

又如全国卷Ⅱ作文题,要求“合理引用”两三个名句,意在规定考生在理解与发掘名句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语境引用名句,或简单借用,或深度化用,使之自然地融入全文。

全国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明年将有部分考区向全国卷看齐,在供料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体),由此可见,落笔时“任务意识”不可或缺。

实施“两个调控”

1.在面上,各种题型应全面备战,不留盲区。

2.在点上,新材料作文要重点抓,分类细化。

比如“故事类”“言论类”“情境类”新材料作文题各有怎样的审题要诀,考生必须了然于胸。又如,除了按材料类别划分出“故事类”“言论类”等小类,新材料作文还有“矛盾分析类”“多则材料类”等类型。其中的“矛盾分析类”,指材料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着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这类题的分析策略究竟有哪些?值得细细探究(依据笔者的认识,至少包括“找准矛盾点”“审视矛盾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根源”“分析矛盾的一致性与相互转化”这样一些步骤)。至于“多则材料类”(要求阅读多则材料完成作文),审题立意时如何落实好“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同样需要考生在实际演练中加深认识。

做到“三个关注”

1.关注主流媒体——它高扬的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关注草根声音——它反映的是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

3.关注自我生活——它奏响的是莘莘学子的青春旋律。

这里就“自我生活”多说几句。要知道,打上个人生活印记的素材,是最独特也最动人的;文中有“我”真实的人生体验,是最值得称道的。考生不妨做些个人回顾——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比如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喜怒哀乐的事件),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走过的道路;回顾高中以来所写过的最佳作文(特别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也可升格自己写过的那些“庸文”。

强化“三项工作”

1.重温原理。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逐一梳理出来,联系现实,吃透记牢,以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

2.揣摩言论。经常摘抄各类报纸杂志上的名人妙论、凡人警句,静心揣摩其方法和技巧。

3.专项训练。要分类整合各类作文题,以“列提纲”为抓手,短平快地进行“观照力”“开掘力”训练。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特级教师肖家芸语)。要使作文深刻,就得提升思辨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建议考生在写议论文时理清以下关系:

既要学好知识,又不忘社会实践;

既要充满自信,又不忘谦虚谨慎;

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忘学会自控;

既要快乐身心,又不忘文化品位;

既要胸懷大志,又不忘道德细节;

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艰苦奋斗;

既要维护自身权益,又不忘帮助贫弱;

既要改善居住条件,又不忘保护环境;

既要多办各种实事,又不忘节约资源;

既要处理违规事件,又不忘促进和谐;

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不忘遵循规律;

既要勇于不断创新,又不忘优良传统;

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又不忘提高素质;

既要看到改革成就,又不忘纠正失误。

总之,在谈及社会与人生时,需要作些文化思考、历史思考,有点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应该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多想想人权、人道与人性,多用真心、真情、真言去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有真切的体验、深刻的认识。

临考前可这样操作:先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

在我近20年的生活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人(或事)分别是谁(什么)?

我最喜爱(或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影片、一首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最喜爱它(或具体影响表现在哪里)?

我的特长、兴趣爱好是什么?我有哪些突出的优点、缺点?

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以他(或她)为偶像?以他(或她)为偶像对我产生了哪些效应?

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谁?他(或她)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对我有何激励?

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为什么?

国内、国际哪位人物、哪一事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五年内,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然后深入思考,试着作出回答;还可与身边同学展开交流。通过这样的“储备”,考生就有可能事半功倍,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了。

猜你喜欢
作文题矛盾作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